隨著時代變遷,大環境的改變,過去五六零年代的基隆,是以港口為主要發展的產業為主,那麼現在的基隆未來產業發展,又是何種面貌呢?
延伸閱讀:有些人說基隆要成為國際商港,事實上,他本來就是啊!基隆產發處處長林青海專訪(一)
產業升級
1+1>2,組團打怪力量大
我們很好奇目前的基隆產業發展處,是如何輔導企業,是否有具體的作法,處長表示:「其實政府提供不少資源,特別是『產業躍升服務團』。簡單來說,就是由一群專業顧問協助在地廠商升級技術。不管是財務方面或是技術方面,都能提供實質上的幫助。」
以實際案件為例,之前產發處有接觸的食品業者想針對機械設備進行改良,但是自己並沒有相關技術,這時候產發處就可以適時從旁協助業主媒合機械相關的技術團隊進場,以達到業主對於產業升級的計畫。
除了上面談到的財務和技術層面之外,產發處的『產業躍升』的範疇也包含了商機媒合、補助諮詢。市府團隊會將這領域的專家納入資料庫,另一方面也會評估業者需求,屆時業者需要進場時,就可以立即找到相對熟悉產業的專業顧問,真正做到執行層面上的協助。
處長又以元璋玻璃為例:「過去玻璃是傳統產業,但隨著可取代的材質越來越多,相對玻璃市佔率也就越來越少。那麼業者便會針對現有的產業思考升級的可能性,比方說玻璃薄化,像是和紙張一樣薄的玻璃在技術上就有一定的難度。」或者是更有創新性的想法,如玻璃可以和其他材料結合,或許可以改變原有性質,讓玻璃變得可以隔音又可以隔熱,甚至可以和智慧科技結合,像是LED燈發亮、玻璃霧化,一旦有了想法,產發處團隊便可著手找相關的專家進行研究,評估可行性,讓這些想法都變成了可能性。
產業升級、永續發展,永遠都是密不可分的議題。處長特別強調:「除了剛剛提到的媒合和諮詢之外,最想強調的是『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就拿剛剛的玻璃產業來說,太陽能板上的玻璃使用完畢後要進行回收,不要造成二次汙染,而是盡到環境保護的責任,希望除了新科技的導入之外,也別忘了對環保盡一份心力。」
門當戶對的國際商務媒合
台灣身為一個島國,國際貿易的往來是相當頻繁的,其中,像是日本因地緣關係相近,與台灣的合作關係也相對較為密切。處長指出:「日本中小企業長久來都具備一定實力,在去年尚未受到疫情影響,日本企業是直接在台設置據點;而今年則是透過基隆的中小企業直接與日本公司來洽談。」但基本上,生意講求是門當戶對,基隆產業發展處在這時便可扮演關鍵的媒合角色,也讓雙方可以有更多發展合作機會。
處長也提到:「原先也期望能夠開拓歐洲市場,但實在因為疫情關係受限。不過未來仍會朝這方向發展,希望透過中央的計畫,更努力地爭取向外發展的機會。」
後記:海洋的生生不息
訪談接近尾聲,我們請處長在辦公室拍下工作時的照片,卻發現了整間琳瑯滿目的鹹水魚缸,說起這個魚缸才發現,原來這是屬於處長的最大樂趣。
一缸缸繁殖的海馬、珊瑚、和蝦子,在缸內呈現奇幻的海洋色彩,讓編輯團隊不禁嘖嘖稱奇。
養魚二十多年來,資深養魚達人的林青海處長與我們分享:「在兼顧興趣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對於海洋資源的保護,因此你們現在看到的魚都是利用繁殖的方式來飼養的,盡可能地減少對海洋的破壞,也算是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這番對話,恰恰對應了之前處長所說的希望廠商產業升級,但要生生不息的期許。
在這座靠海的城市,從報關行到港口運輸延伸至北五堵工業區的倉儲區,又或者,是與大海共處的觀光旅遊服務,其實,基隆的各個產業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裡,無論是基隆港、外木山、潮境公園、八斗子,還是各個工業區,結合海洋文化將生生不息的概念傳承下去,未來的未來,將會有更多人看到屬於基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