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海嗨
  • 回基隆
  • 焦點
    • 編輯專題
    • 懶人包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生活
    • 熱搜
    • 娛樂
    • 運勢
    • 攝影
    • 時光機
    • 愛做菜
  • 美食
    • 仁愛區
    • 中正區
    • 信義區
    • 中山區
    • 安樂區
    • 七堵區
    • 暖暖區
    • 基隆全區
    • 基隆周邊
  • 旅遊
    • 住宿
  • 健康
  • 房產NEW
    • 新建案
    • 買屋
    • 租屋
    • 室內設計
  • 活動 & 講座
    • 青年實習
    • 地方型SBIR
  • 商品
  • 日常發揮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回基隆
  • 焦點
    • 編輯專題
    • 懶人包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生活
    • 熱搜
    • 娛樂
    • 運勢
    • 攝影
    • 時光機
    • 愛做菜
  • 美食
    • 仁愛區
    • 中正區
    • 信義區
    • 中山區
    • 安樂區
    • 七堵區
    • 暖暖區
    • 基隆全區
    • 基隆周邊
  • 旅遊
    • 住宿
  • 健康
  • 房產NEW
    • 新建案
    • 買屋
    • 租屋
    • 室內設計
  • 活動 & 講座
    • 青年實習
    • 地方型SBIR
  • 商品
  • 日常發揮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基隆海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生活
  • 人物
  • 飲食
  • 旅遊
  • 活動
Home 生活 娛樂
小
中
大
小
中
大

台灣發展不均?「賺錢在地方,建設給南部爽」PTT網友怒吼基隆新竹資源分配不公

Zoe Chou by Zoe Chou
2025 年 7 月 2 日
in 娛樂, 熱搜, 生活
0

2025年5月16日,PTT「Gossiping」八卦版一篇題為「[問卦] 基隆跟新竹人是不是很可憐」的貼文引發廣泛討論。發文者指出,基隆港和新竹科學園區作為台灣重要經濟支柱,貢獻大量稅收卻未見相應地方發展,資源反而優先投入其他城市,引發網友對中央資源分配公平性的熱烈爭論。

本文重點
  1. 台灣發展不均?真的「北部賺錢南部花」?
    • 基隆:港口與發電重鎮的雙重犧牲
    • 新竹:科技重鎮的基礎建設缺口
  2. 「上繳中央後給南部爽」的資源分配爭議
    • 具體對比更凸顯這種不平衡
    • 數據對比更凸顯爭議
  3. 網友觀點的分歧與共識
    • 支持觀點
    • 反對觀點
  4. 政策背景與結構性挑戰
  5. 尋求區域均衡發展的新路徑

台灣發展不均?真的「北部賺錢南部花」?

基隆:港口與發電重鎮的雙重犧牲

基隆港作為台灣第二大貨運港,2024年貨物裝卸量達1億3,959萬計費噸,更是台灣重要的郵輪母港,承接大部分國際郵輪業務,旅客人數累計93萬人次,為國家財政提供穩定收入。

台灣發展不均
圖片來源:翻攝自PTT「Gossiping」版

然而基隆的貢獻不僅於此,協和發電廠自1977年至2024年間以重油發電,支援北北基宜約6.7%的用電需求,47年來為台灣電力供應扮演關鍵角色。

但這項貢獻伴隨沉重代價。重油發電導致嚴重空氣污染,基隆居民長期忍受PM2.5與粒狀污染物影響。2024年協和電廠全數機組除役後,基隆目前無主要發電設施,電力需仰賴中南部火力發電廠融通,過去承擔的環境成本卻未見相應補償。

圖片來源:翻攝自台灣電力公司

發文者指出,基隆稅收多「上繳中央」,地方建設卻停滯不前。基隆捷運計畫歷經多年爭議至今未動工,路線與台鐵重疊,效益受到質疑。基隆常被揶揄「三十年沒進步」市容老舊、基礎設施不足。網友提到,基隆面積曾被分割給台北縣(今新北市),資源受限,港口經濟也因台北港崛起而受衝擊。

新竹:科技重鎮的基礎建設缺口

提及新竹,就不能不提新竹科學園區,它是台灣科技產業的核心。2024年營收約4.76兆元,帶動高薪就業與房價上漲。然而,新竹無大型電廠,用電仰賴中南部火力發電與北部電網。

發文者認為,新竹基礎建設未跟上經濟成長步伐。缺乏捷運系統導致交通壅塞成為日常,生活機能被網友戲稱是「美食沙漠」。雖然新竹擁有清華、交通大學等頂尖學府與研究機構,但這些中央投資的資源多服務全國,地方未獲充分回饋,稅收多流向其他地區的建設。

圖片來源:AI生成圖

「上繳中央後給南部爽」的資源分配爭議

發文者的核心不滿在於:「基隆港賺爛、新竹科技業賺爛,都是金雞母,結果錢都拿去上繳中央,給北部勉強就算了起碼一下子到,但繳了之後一堆給南部爽。」這種「賺錢在地方,建設在他方」的現象引發強烈共鳴。

具體對比更凸顯這種不平衡

基隆港是台灣真正的郵輪重鎮,根據高雄市議員簡煥宗2025年4月質詢資料,2025年國際母港艘次基隆預估324次,高雄僅16次,相差308次;即使從2023年數據來看,基隆港142艘次,高雄港133艘次,到了2024年基隆暴增至331艘次,高雄卻銳減至59艘次。

圖片來源:基隆海嗨編輯室攝影

然而,資源分配卻完全相反:高雄市斥資45億打造高雄港旅運中心,可同時停泊2艘22.5萬噸大型郵輪,於2023年風光開幕;基隆港雖承接台灣絕大多數國際郵輪業務,卻缺乏相應的現代化旅運設施。

高雄旅運中心/圖片來源:google街景

新竹沒有的捷運系統,高雄卻已有多條路線通車並持續擴建。高雄捷運黃線與岡山路竹延伸線已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算明確,基隆捷運卻仍處於規劃階段。

數據對比更凸顯爭議

基隆港2025年預估國際母港艘次324次,高雄港僅16次,相差308次。網友痛批:「砸45億蓋高雄旅運中心,結果國際輪掛港數大輸基隆308次」,質疑為何郵輪業務量遠少於基隆的高雄,卻獲得45億元旅運中心投資,凸顯資源分配的政治考量可能超越經濟效益。

網友觀點的分歧與共識

支持觀點

許多網友強烈認同「全台灣賺錢給高雄敗家子爽花」的說法,認為基隆與新竹創造的財富被中央重新分配後,優先投入南部建設。網友痛批:「基隆沒有的新旅運中心給高雄蓋雙旅運,新竹沒有的捷運高雄也先蓋」,質疑為何經濟貢獻大的地區反而在重大建設上被邊緣化。

圖片來源:翻攝自PTT「Gossiping」版

基隆網友特別憤怒於協和電廠數十年為北部供電,承擔污染之苦,除役後未見相應補償,反而高雄持續獲得重大建設投資。有人指出,基隆港功能被台北港取代,新竹則因快速都市化,基礎建設跟不上人口成長,但中央資源卻持續南下,形成「北部賺錢、南部花錢」的不公格局。

反對觀點

部分網友認為兩地情況不應誇大。新竹科學園區居民平均年薪高達百萬,房價居全國前列,顯示經濟活力。基隆港雖面臨競爭,但近年推動觀光有所成效。新竹擁有頂尖大學與研究機構,這些資源是其他縣市難以企及的優勢。直轄市如高雄獲得更多建設預算被認為是合理安排。

圖片來源:翻攝自PTT「Gossiping」版

政策背景與結構性挑戰

根據行政院資料,前瞻基礎建設計畫(2017-2025)核定多項交通建設,高雄、台中捷運項目進展較快,而基隆捷運與新竹交通改善因成本效益或地方協調問題進度緩慢。國科會2025年推動的「大南方新矽谷」計畫,聚焦台南、高雄的AI與半導體產業,引發北部網友對區域平衡的質疑。

圖片來源:行政院

電力分配方面,2024年台電火力發電佔全國發電量的79.7%,其中燃煤31.1%、燃氣47.2%、燃油1.4%。基隆協和電廠除役後,北部電力依賴中南部火力發電與再生能源,新竹科學園區的用電需求由台中、雲林電廠支撐,凸顯區域間的資源依存與矛盾。

雖然部分網友認為地方首長的政黨色彩影響資源分配,但基隆與新竹多年經歷不同政黨執政,問題未根本改善,顯示結構性問題更為關鍵。

2024 年發購電量結構/圖片來源:翻攝自台灣電力公司

尋求區域均衡發展的新路徑

這場PTT討論反映民眾對台灣區域發展不均的深度關注。基隆曾以協和電廠支撐北部電力,承擔污染代價,如今除役後仍面臨發展停滯;新竹作為科技重鎮,卻受制於基礎建設不足。

網友的多元觀點提醒我們,解決問題需超越簡單的南北對立思維,考慮經濟貢獻、環境成本與治理效率的多重平衡。未來,中央如何透過透明的財政分配機制與地方參與,確保每個地區的努力獲得公平回報,讓產業發展與居民生活品質並進,將是台灣區域發展政策需要持續面對的重要課題。

本文整理自PTT網友討論,結合相關政府資料與統計數據,呈現多元觀點,不代表特定立場。區域發展議題涉及多面向考量,需要理性討論與政策檢討。


台灣發展資源不公常見問題FAQs

為什麼基隆與新竹會感到資源分配不公?

基隆作為重要港口與曾有的發電重鎮,以及新竹作為科技產業核心,兩地皆為台灣經濟貢獻大量稅收。然而,當地居民認為地方建設卻停滯不前,例如基隆捷運進度緩慢,新竹缺乏捷運系統,反觀其他地區卻有大規模建設投入,形成「賺錢在地方,建設在他方」的感受。

高雄旅運中心與基隆港的郵輪業務量為何有這麼大差異,建設卻相反?

根據資料,基隆港的國際郵輪母港艘次遠遠多於高雄港。儘管基隆港承擔絕大多數國際郵輪業務,卻缺乏現代化旅運設施,而高雄港則斥資45億元打造了大型旅運中心。這讓網友質疑資源分配的政治考量是否超越了實際經濟效益與需求。


延伸閱讀

基隆捷運二階路線民調出爐!65%支持「麥金路方案」網友熱議基隆未來發展走向

基隆房價低背後有原因!房市專家點出「7大問題」影響房市發展

基隆社宅新進度「光明安居」目標完成44%!第2座有望落腳暖暖,無殼蝸牛再等等

  • 責任編輯:Zoe Chou
  • 核稿編輯:Alin Liao

 

基隆海嗨 Keelung HiHi LINE@,加入好友每周生活好康不漏接

【延伸閱讀】
基隆吃到飽推薦懶人包!基隆火鍋、燒肉吃到飽餐廳,聚餐、約會都適合的口袋名單
護照效期不足6個月?桃機隱藏版救援秘招「特急件護照申辦」讓你順利飛!
不是客家人也能領!數位客家幣1000元等你抽,7/1起開放登記攻略一次看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Women說》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兩性愛情、婚姻雜談、心靈勵志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Women說》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Tags: 台灣區域發展不均台灣發展基隆新竹資源分配新竹科學園區建設資源不公
ShareShareTweetSend
Zoe Chou

Zoe Chou

#人生有紅茶就可以 #摯愛炙燒鮭魚握壽司 #雖然很挑食但也很挑吃 討厭夏天因為曬太陽會過敏 MBTI測了無數次都依然是INFJ

您可能還想看

旅遊

護照效期不足6個月?桃機隱藏版救援秘招「特急件護照申辦」讓你順利飛!

2025 年 7 月 2 日
旅遊

不是客家人也能領!數位客家幣1000元等你抽,7/1起開放登記攻略一次看

2025 年 7 月 1 日
熱搜

基隆托育人員薪資UP!2區托嬰中心將開,符合條件月增5500元

2025 年 7 月 1 日
熱搜

基隆田徑場改建工程進度達61%!運動新地標2026年暑假見

2025 年 7 月 1 日
熱搜

基隆寵物銀行6/28重新開幕!動物們的「新家」歷經風雨終落成

2025 年 6 月 30 日
旅遊

天氣好才看的到!基隆北方四島同框,網友驚呼「超清楚」引發地理知識討論

2025 年 6 月 30 日
更多文章
Next Post
基隆吃到飽

基隆吃到飽推薦懶人包!基隆火鍋、燒肉吃到飽餐廳,聚餐、約會都適合的口袋名單

商品

焦點

一太e衛浴觀光工廠第二波出清特賣會登場!福利品下殺3折起,把握機會撿便宜!

by Joyce Lu
2024 年 7 月 1 日

最新消息

基隆吃到飽

基隆吃到飽推薦懶人包!基隆火鍋、燒肉吃到飽餐廳,聚餐、約會都適合的口袋名單

2025 年 7 月 3 日

台灣發展不均?「賺錢在地方,建設給南部爽」PTT網友怒吼基隆新竹資源分配不公

2025 年 7 月 2 日

護照效期不足6個月?桃機隱藏版救援秘招「特急件護照申辦」讓你順利飛!

2025 年 7 月 2 日

連結在地生活、人物、文化、飲食、旅遊
深入更多的精彩。 

投稿文章:joyce@i-mark.cc
廣告刊登:alin@i-mark.cc

關於海嗨
  • 認識我們
  • 團隊徵才
  • 商業合作
  • 認識我們
  • 團隊徵才
  • 商業合作
相關頻道
  • 基隆人日常
  • 基隆合購社
  • 基隆汐止買房事
  • 有間海鮮
  • 基隆人日常
  • 基隆合購社
  • 基隆汐止買房事
  • 有間海鮮
夥伴
  • 策展的人
  • 共創團隊
  • 專欄作者
  • 策展的人
  • 共創團隊
  • 專欄作者
社群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Line社群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Line社群
條款與政策
  • 服務條款
  • 隱私政策
  • 著作權聲明
  • 服務條款
  • 隱私政策
  • 著作權聲明
越在地,越國際
Copyright ◎基隆海嗨 KEELUNG HI HI
基隆海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回基隆
  • 焦點
    • 編輯專題
    • 懶人包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生活
    • 熱搜
    • 娛樂
    • 運勢
    • 攝影
    • 時光機
    • 愛做菜
  • 美食
    • 仁愛區
    • 中正區
    • 信義區
    • 中山區
    • 安樂區
    • 七堵區
    • 暖暖區
    • 基隆全區
    • 基隆周邊
  • 旅遊
    • 住宿
  • 健康
  • 房產
    • 新建案
    • 買屋
    • 租屋
    • 室內設計
  • 活動 & 講座
    • 青年實習
    • 地方型SBIR
  • 商品
  • 日常發揮

COPYRIGHT © 2020,KEELUNGHIH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