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佳音、曹銘宗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背後有值得細細探索的美味歷史。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會之處,造就台灣兼具生物與文化多樣的雙重特性。數百年來,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外來移民的農產引進與改良,使島上擁有原住民族的在地特產、荷蘭時代的歐洲食材,清代的漳泉潮汕菜色,日本和食西餐到戰後的眷村菜,台灣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美食王國。
台灣發明的外地料理
中國各種菜系匯集台灣,在中國各地有些內容相似而名稱不同的食物,例如以麵粉薄皮內包肉餡的食物,福建稱之「扁食」,廣東稱之「雲吞」,四川稱之「抄手」,浙江及北方稱之「餛飩」,在台灣都有,後來以華語稱「餛飩」(ㄏㄨㄣˊ ㄉㄨㄣ)者最多。
台灣人口以福建漳泉籍居多,所以最早只有扁食。台灣清代、日本時代的文獻幾乎沒有「餛飩」一詞,只有清末《恆春縣志》(一八九四年)說「餛飩,俗名扁食」,而總編纂屠繼善是浙江人。
扁食因肉餡以木槌打扁而得名,比現在的餛飩小,使用豬骨高湯,講求濃郁。
戰後,台北出現「溫州大餛飩」,餛飩比扁食大很多,但湯較清,還加了紫菜、榨菜、蛋絲等。一般以為戰後才有浙江溫州人來台,其實溫州在福州上方,離台灣不算太遠,從十六世紀以來就跟台灣有海上(海賊)的關係,清代台灣文獻也記載有零星溫州人來台灣,但較大規模移居台灣則在日本時代。
一九三○年代,日本人招募大批溫州人前來基隆採運煤礦(另一部分在金瓜石金礦場),或是在基隆港當碼頭工人,集中住在今基隆港西岸第六碼頭後面山腰上的宿舍,基隆人俗稱「溫州寮」至今。
此外,戰後也有不少浙江人前來基隆,已故前基隆立委劉文雄即溫州人,再加上一九五五年浙江沿岸大陳島移民,使基隆成為浙江人在台灣的大本營。
溫州大餛飩的由來
以此來看,台灣的餛飩最早應該是浙江溫州人引進,可能先在基隆賣。本身是基隆溫州人後代的餐飲品牌行銷顧問劉蓓蓓說,可能基隆浙江人第二、三代在戰後前往台北賣餛飩謀生,故意把餛飩做大,打出了「溫州大餛飩」的名號。
【貓頭鷹書屋】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延伸閱讀
基隆孝三路必吃美食「三角窗麵擔」60年老店的乾麵與餛飩湯,伴隨著基隆人成長的正港古早味!
飄香三十餘年!餛飩大顆飽滿的「阿萬餛飩」美味關鍵來自新鮮食材、每日手工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