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又見鋰電池火災!七堵一家科技廠因實驗室進行鋰電池抗壓測試時,測試失敗導致鋰電池燃燒。雖然未見明火延燒,但持續冒出黑煙。由於鋰電池燃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消防局立即要求工廠斷電,並布設泡沫水線進行警戒,同時通知當地里長提醒住戶關閉門窗,防止吸入有毒煙霧。
鋰電池測試引火警
消防局表示,這次事故中,實驗室四周有25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RC),有效防止了火勢擴大,但泄壓導致的黑煙仍對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現場鋰電池數量共18顆,消防人員預計需等待電池全部燒完後再進行進一步處理。
隨著鋰電池技術在各領域應用的逐漸擴大,鋰電池已經成為電力儲存裝置的主流,從手機、電腦到交通工具,各種產品中都能見到鋰電池的身影。然而,鋰電池雖然具有體積小、高能量等優點,但由於鋰的化學活性高,其潛在的危險性也不容忽視。
鋰電池火災統計與常見事故原因
根據消防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民國108年至今年7月底,鋰電池火災共發生149件,其中以電動車用鋰電池和行動電源的火災事故最多,分別為60件和37件。車輛類型中,電動輔助自行車和機車的火災事故居多。
鋰電池的致災原因可分為內外部因素。外部異常包括過度充放電、掉落、撞擊或結構受損等情況,而內部異常則包括電解液分解、電池內部壓力積累、隔離膜熔毀等。模擬實驗顯示,鋰電池在過度充電前會出現膨脹、發熱和冒煙等異常情況,若民眾發現這些異常,應立即停用鋰電池,並將其浸泡在水中,確保安全後再交由相關單位回收。
鋰電池火災的處理方式與安全建議
鋰電池在使用過程中,若溫度不斷升高,可能引發連鎖放熱效應,導致電池溫度快速上升並發生火災或爆炸,這種現象稱為「熱失控」。引發熱失控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電池在不當負載時的內部反應,例如過充、過度放電或外部短路;二是電池遭受外力損害,如撞擊、穿刺或壓碎。
對於小型鋰電池的火災,例如手機、筆電或行動電源,消防署建議使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撲滅,但若能將起火的鋰電池浸泡在水桶中,滅火效果會更佳。此外,3C產品在充電時應避免在陽光直射、高溫或易燃物附近充電,特別是不要放在床上。若擔心發生意外,建議將充電中的產品放在馬克杯內,並選購經過認證的原廠產品,按說明書操作,並使用專用電池和充電線。
若是電動機車或電動車等大型鋰電池起火,需要大量的水進行持續散熱與降溫,以減低並阻斷電池芯的熱失控。一般的滅火器難以完全滅火,因此建議立即撥打119求助。使用滅火毯覆蓋車體,也可有效防止火勢擴散。此外,電動車鋰電池熱失控自燃時可能產生有毒氣體,對人體呼吸道和皮膚造成危害,發生火災時應盡速遠離車體,並站在上風處。同時,為避免電動車因無引擎聲而暴衝,應避免站在車頭處。
鋰電池的回收建議
鋰電池廢棄時可能仍有殘餘電力,隨意丟棄有釀災及環境汙染風險,建議將廢棄電池送至超商、超市、藥妝店、3C通訊行等回收點,或交由資源回收車人員處理。民眾亦可透過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資源回收網,查詢經環保機關核可的回收廠商,以確保鋰電池的安全處理。
延伸閱讀
虛驚!基隆某社區居民報案瓦斯外洩,消防隊到場驚見真相竟是「它」
2023年基隆火災115件釀4死1傷,消防局:電器用品起火44件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