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校園!根據2025年基隆市小一新生報到統計,全市39所公立國小中,已有8所學校的學生總數跌破百人,其中忠孝國小與復興國小的新生數更僅有個位數,全校學生數皆為50人,面臨嚴峻的招生挑戰。
不過,面對這股招生寒冬,並非所有小校都束手無策。基隆市過去十年來,有中華國小和八堵國小成功逆勢翻轉,成為小校求生的新典範。
基隆8所國小學生跌破百人
從百人以下到破百人:雙語與實驗教育的成功之路
回顧2015年,基隆共有42所公立國小,當時學生數低於百人的學校有10所。在這十年中,月眉、太平、尚智國小因招生不足而停辦,但也有學校逆風高飛。
中華國小
鄰近台電協和火力發電廠的這所學校,在2015年率先開辦全市公立雙語國小,不只吸引了學區內的家長,更讓其他學區的家長慕名而來,成功將學生數拉回百人以上。

八堵國小
這所曾培育出多位政壇名人的學校,轉型為基隆市首座公辦公營實驗教育學校。透過打造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也讓學生人數突破百人,成為另一種成功轉型的範例。

這兩所學校的成功,證明了在少子化時代,學校若能發展出獨特的教育特色,依然能吸引家長和學生的目光。
「福利牌」奏效?小校祭出「免費交通車、才藝課」
然而,並非所有學校都能成功轉型。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從2015年至今,許多學生數在50至100人徘徊的學校,使出渾身解數,為了搶救學生數,許多小校紛紛祭出「福利牌」來吸引家長。
- 入學好禮:小一新生送書包、免費提供早餐。
- 加碼福利:免費交通車接送、放學後課後輔導、豐富的才藝社團。
- 六日課程:部分學校甚至提供週六外師美語課程,且全部免費。
這些五花八門的福利讓家長們戲稱:「只有家長想不到,沒有校長做不到!」甚至有家長開玩笑說:「好想回去念小學!」
福利只是一時,特色才是長久之計
不過,這種「福利政策」真的能長久嗎?一位退休校長語重心長地指出,這些福利多半仰賴校長的人脈與家長會的支持,才能吸引到家長短期的關注。
「最終還是要靠特色課程和教學專業,才能真正吸引家長和孩子就讀。」他強調,如果學校的經營只靠福利,一旦校長換人、經費中斷,福利消失後,學生數恐怕會再次流失,學校面臨退場也是遲早的事。

2025年,基隆的百人以下小校名單中,又新增了有百年歷史的中正國小(學生數87人)與東光國小(學生數81人)。面對嚴峻的少子化挑戰,學校如何從「拚福利」走向「拚特色」,將成為決定存續的關鍵。
基隆小學人數跌破百常見問題FAQs
基隆有哪些小校成功轉型,他們用了什麼方法?
基隆的中華國小和八堵國小是成功的範例。中華國小透過開辦公立雙語教育,吸引了許多重視雙語學習的家庭;八堵國小則轉型為公辦公營的實驗教育學校,提供了更彈性、多元的課程,兩種不同的特色都讓他們成功突破了招生困境。
為什麼只靠「送福利」不是長久之計?
福利雖然能在短期內吸引家長,但這些福利多半仰賴經費和人脈的支持,一旦校長更換或經費中斷,福利就可能消失。長期來看,學校的教學品質和特色課程才是吸引家長和學生持續就讀的關鍵
延伸閱讀
基隆10大百年小學!最悠久的至今已成立129年,快看你學校有沒有上榜!
基隆雙語國小有哪些?提升雙語能力接軌國際,家長必收藏的7區雙語小學名單
網瘋傳!仁愛國小動物園傳說是真的?30年前體育館養鱷魚、鴕鳥,校友揭密超狂校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