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府日前宣布,為與雙北交通系統接軌,明年將試辦敬老卡改採「扣點制」,結束長年來市公車無限次免費搭乘的時代。這項重大改革在網路社群引發熱烈討論,儘管部分民眾擔憂福利縮水,但多數網友卻一面倒支持,認為「這樣反而更好」,不僅能杜絕資源浪費,更能讓長輩享有更多元、更彈性的交通選擇。
基隆敬老卡擬改「扣點制」
「免費公車搭到飽」爭議:排擠通勤族與資源浪費
長年以來,基隆市敬老卡可無限次免費搭乘市公車,這項福利雖然立意良善,卻也引發不少爭議。在PTT基隆版與地方臉書社團上,許多網友分享類似經驗,認為部分長者將公車當成「免費一日遊」的工具,特別是在上下班尖峰時段,造成公車擁擠,排擠了付費通勤族與學生的權益。

有網友直言:「早就該砍了,以前學生時期一堆老人早上6點在那邊跟你搶公車。」這番言論獲得廣大迴響,顯示「免費搭到飽」的模式,在部分市民眼中已成為一種資源濫用,而非真正有效的社會福利。
扣點制成主流:議員、市民都看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隆市政府有意與雙北整合,讓敬老卡比照每月補助480點的扣點制。社會處長楊玉欣表示,若改採新制,長者就能持卡搭乘市公車、台鐵、雙北捷運與公車,甚至是計程車,大大擴大了使用範圍。
這項改革方向獲得跨黨派議員的支持。民進黨籍議員曾怡芳認為,許多長者有往返雙北就醫、訪友的需求,提供多元交通工具是必要的。國民黨籍議員藍敏煌也表示,如此一來,市民福利可與雙北看齊,增加的預算「是值得投資的」。

扣點制的三大好處
- 擴大使用範圍:除了基隆市區公車,點數還能用於台鐵、雙北捷運與公車,甚至能用來搭乘計程車。讓有就醫、訪友需求的長者,能更方便地往返雙北。
- 鼓勵多元移動:新制能引導長者將點數用在真正有需求的交通上,不再只是單一選擇公車。
- 與雙北接軌:讓基隆市民的福利能與雙北看齊,增加城市之間的交通便利性。
終結資源浪費,將福利用在真正有需求的人身上
而網友們的反應更是熱烈,許多人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網友說:「給推,社福不是拿來濫用的。」、「點數可以去台北用不錯。」更有網友指出,新制能夠讓真正有需求的長者受益,而不是被少數人濫用。

不只是交通補助:社福卡功能可以更多元
然而,也有議員提出更具前瞻性的看法。市議員陳冠羽在臉書上呼籲,社福卡的改革不應只侷限於交通。他以台北市為例,敬老卡點數可支付運動中心、YouBike、甚至是市立醫院掛號費,讓福利成為鼓勵長者走出家門、促進健康的工具。他建議基隆市府也應評估將運動場館等設施納入點數支付範圍,創造雙贏。

穩健試辦,新舊制並行讓長輩有選擇
對於這項改革,市長謝國樑承諾將自明年起試辦,並不會貿然全面改制。市府會提供新舊兩種方案,讓長者有選擇權,並逐步引導民眾適應新的制度。這項政策的推動,不僅是基隆交通系統的一大轉變,也將引發市民對社會福利資源如何有效分配的深度思考。
基隆公車常見問題FAQs
基隆敬老卡改成扣點制後,長輩還能免費搭公車嗎?
在試辦期間,市政府會提供新舊兩種方案,讓長者自行選擇。選擇扣點制的長者,每月會獲得固定的點數,可以自由運用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但不再是無限次免費搭乘。
敬老卡的點數除了搭公車,還可以用在哪裡?
改採扣點制後,點數的用途將大幅擴充。除了基隆市區公車,還可搭乘台鐵、雙北的捷運與公車,甚至是部分計程車,讓長者的交通選擇更加多元。
為什麼要將敬老卡改成扣點制?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為了杜絕「免費搭到飽」所造成的資源浪費,並解決尖峰時段公車擁擠、排擠通勤族的問題。其次是為了與雙北交通系統接軌,讓長者有更多元的交通選擇,提升城市之間的便利性。
延伸閱讀
排第1的,拜託招手好嗎?網友揭公車搭乘禮儀,乘客靠「眼神攔車」無效
銀髮族出行必備!北北基桃專屬好康「敬老卡」「愛心卡」補助全攻略
1996年的基隆東岸廣場長這樣?一張老照片勾出回憶殺:當年有加油站、海盜船麥當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