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近年積極推動校園午餐廚房轉型,從113學年度開始,長樂國小率先試辦「公辦民營廚房」模式,不僅學生滿意度高達9成,更大大減輕了學校在午餐管理上的負擔。緊接著在114學年度,七堵國小也將跟進,成為基隆市第二所轉型公辦民營廚房的學校。
過去,學校自辦廚房需承擔龐大的廚工管理、職業安全以及食品衛生等責任,這對校方與教師來說是個沉重的壓力。七堵國小校長林志彥表示,看到長樂國小轉型後的成功案例,便積極向市府爭取,希望透過專業分工,讓學校能更專注於教學本業。
基隆校園午餐廚房轉型
專業團隊進駐:美味與安全雙重升級
「公辦民營」模式的核心精神在於專業分工。由專業廠商派駐人員到校,負責菜色口味與日常營運,而學校則扮演監督的角色,確保供餐品質。這種權責劃分的模式,讓學校從繁瑣的午餐業務中解脫,同時也能提升供餐的穩定性、衛生與美味程度。


七堵國小向市府爭取公辦民營機會,市府協助媒合暖暖高中共同供餐,藉此提高供餐量,達到規模經濟,吸引更多優質廠商投標。此外,市府也特別強調,轉型過程中會優先聘用原有的廚工,保障員工權益。

穩健轉型:每一步都用心規劃
教育處長徐嬿立指出,雖然公辦民營需要較大的供餐量,媒合過程也較為複雜,但每一步都經過仔細評估。包括徵詢家長與教師意願、確認午餐費用、購置設備、廚房擴建,以及後續的驗菜與備餐監廚等細節,都必須確認無誤後才能順利招標與運作。



基隆市的成功經驗顯示,透過公辦民營模式,不僅能有效提升午餐品質,更能讓學校回歸其核心職責,創造出學生、學校、廠商與市府四贏的局面。
基隆校園廚房轉型常見問題FAQs
什麼是學校午餐「公辦民營」模式?
「公辦民營」模式指的是學校廚房由政府(學校)管理,但實際的廚房營運、菜色設計與人員聘用等工作,則委託給專業的外部廠商負責。學校的角色從原本的營運者,轉變為監督者,確保廠商提供的餐點符合衛生與品質要求。
公辦民營會影響原有廚工的工作權益嗎?
不會。基隆市政府在推動這項政策時,特別保障原有廚工的工作權益。廠商在接手後,會優先聘用學校原本的廚工,確保他們的工作權不受影響。
除了減輕學校負擔外,這種模式還有什麼好處?
公辦民營模式的最大好處是能提升午餐的品質與穩定性。由於由專業廠商負責,菜色變化與口味能更加多元。此外,透過整合多校供餐,能達到規模經濟,進而吸引更多優良廠商投標,最終讓學生能吃到更美味、更安全的午餐。
延伸閱讀
6、7年級生校園午餐吃什麼?網回味「螢光咖哩飯」還要搶買便當牌
基隆10大百年小學!最悠久的至今已成立129年,快看你學校有沒有上榜!
基隆人腿力第一!有八成的學校建在山坡上,網友自嘲:簡直是通往天國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