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基隆,外界都會立刻聯想到「雨都」,沒想到今年夏季因久未降雨,「雨都缺水」瞬間成了全台熱門話題。雖然時序進入冬季,缺水情形早有改善,但民眾仍擔心,未來是否要面對「停水」的新常態?而才剛度過缺水危機,又因秋颱挾帶暴雨來襲,多地傳出土石坍方災情。對此,中正區議員張淵翔 解釋,無論是缺水或是土石坍方,其實都是因為水資源管理不當造成的,他也進一步提出「海綿城市」解方,將雨水循環利用。
先前缺水災情嚴重時,有住在中正區的網友在 基隆人日常社團 中貼文,並表示「基隆十幾年前就不是雨都了,每年差點停水,颱風來才得救」,引發網友討論。當中有人點出,近年來中正區和信義區新增許多大型建案,人口增長迅速,水壓嚴重不足;再加上位於山坡地上,供水勢必得加大水壓,也導致漏水率相對較高。
此外,「新山水庫」和「貢寮淨水場」是基隆兩大供水點,其中新山水庫為離槽式水庫,以抽取基隆河水蓄水,供基隆和汐止地區使用;基隆中正區、信義區高地地區,用的則是貢寮淨水廠的水,而淨水廠所抽取的是雙溪的水。兩者的共通點就是遇到河床乾枯期,需要從其他水區調水支援,明明一年內可以降雨200多天的基隆,卻留不住這些雨水,令外界相當困惑。
走訪海外多座城市的張淵翔提到,無論是日本、美國或中國等地,都有「海綿城市」的建設實例;透過儲存、滲透、蒸發、過濾、淨化及滯留等多種技術,將降在城市中的「雨水」進行管理、應用。他也指出,鄰近基隆的台北市早在多年前就率先投入治水工作,確實成功轉變為海綿城市,擺脫多年來的水災之苦。
台北市政府工程局也曾指出,過去建設以迅速排水為治水主軸,但隨著多次大雨釀災,發現「工程本身是有極限的」,因此轉而強調「容受度」的概念。這指的是「城市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容納、接受雨水的程度」,不急著將水排掉,反而是讓都市能具備保水貯留的能力。
以台北市的面積271.8平方公里、10毫米(1公分)雨量計算,降雨量達10毫米,就能容納271.8萬公噸的水體,相當於填滿1,087座奧運賽事級游泳池。如果以基隆市面積132.8 平方公里、人口37.19萬,以及110年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282公升來換算,這1小時、10毫米的雨量如果下在基隆,並且確實保存,相當於全基隆約12天的用水量,更不用說一整個雨季。
那要如何讓基隆成為同時兼具吸水和排水功能的海綿城市呢?張淵翔建議,可以先從鋪設透水地磚開始,也就是「吸水馬路」,讓雨水更容易滲透到土壤中,不僅能緩解淹水問題,也能做到「與水共存」,進而打造一座珍惜水資源的永續城市。
同場加映:
颱風過境基隆水情仍吃緊?市長林右昌解惑:新山水庫屬「離槽式水庫」引水方式不一樣
印象最深的颱風是?淹水淹到到脖子高、沖斷橋墩護欄,網友:納莉是畢生惡夢
平均日照僅26秒!基隆人如何應對雨季日常:機車上掛雨衣、除濕機晾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