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要求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10點的提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引爆熱議,短短一週就突破萬人附議門檻正式成案!提案建議將上課時間改為早上10點到下午4點,避免學生慢性睡眠剝奪導致憂鬱、自傷自殺風險,但也引發正反兩極討論。教育部回應,將依規定在11月14日前完成具體回應。
國高中上課時間改10點
萬人響應!一週成案創紀錄
9月9日,網友「小貓咪」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10:00到16:00」提案,主張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讓學生有充足睡眠時間,放學後也能進行興趣探索、製作學習歷程等活動。
提案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烈迴響,不到一週時間就突破5000人附議門檻,截至15日已有超過萬人支持正式成案。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規定,教育部必須在60天內,也就是11月14日前給出具體回應。

網友激辯!支持vs反對兩極化
支持派網友痛批
- 「台灣的教育制度太誇張了,根本不把學生當人!」
- 「國高中生一天睡不到6小時真的很累,離學校遠的更慘,很早就要起床搭車。」
- 「健康是無價的,充足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有網友更直言要拿掉「沒有意義的課程」、「只留實用的」,認為現行制度對學生太過苛刻。

反對派質疑
- 「縮短上課時間只是增加補習時間,強化階層複製,有資源的學生才考得好。」
- 「睡眠不足是因為習慣熬夜,不是上課時間太長造成的。」
- 「怎麼改都沒用,現在家長和孩子真的可憐。」
也有網友認為不應移除多元課程,而是減少課綱內容、考試範圍。

數據揭真相!台灣學生睡眠超悲慘
兒童福利聯盟2020年調查顯示,台灣國高中職生平均晚上11時才入睡,早上6時就要起床,平均每天睡眠時數只有6.9小時,高中生情況更嚴重,平均只睡6.5小時。
這遠低於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的青少年每晚8到10小時睡眠標準,整整少了1到3小時!
更驚人的是,2023年台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指出:
- 58.9%國高中生感到學習疲勞
- 16.1%出現過量疲勞
- 高中生疲勞程度比國中生更嚴重
有高一學生受訪表示,每天只睡5小時,早餐都要配罐裝咖啡才能撐過一天,「心願就是希望學校能8點半再上課。」

全球比一比!台灣上課時間冠全球
將視野拉到國際,台灣學生處境確實「獨步全球」:
各國每日上課時數
- 台灣:07:30-17:00(9.5小時)
- 中國:08:00-17:00(9小時)
- 北韓:07:00-16:00(9小時)
- 韓國:08:30-16:30(8小時)
- 法國:08:00-16:00(8小時)
- 俄羅斯:08:30-15:30(7小時)
- 美國:08:30-15:00(6.5小時)
- 英國/澳洲:09:00-15:30(6.5小時)
- 日本/德國/加拿大:09:00-15:00(6小時)
台灣學生上課時間竟比大多數國家多出1.5到3.5小時!
有Dcard網友翻出各國比較圖後,不少人直呼:「台灣根本血汗學生」、「上課時間比較長,但也沒比較優秀,真的該改了」、「以前去德國當交換生,對方聽到我們7點半就要到校,晚上7點才能回家都嚇壞了。」

睡眠科學揭密!青少年晚睡很正常
從科學角度看,青少年確實比較晚睡。人體生理時鐘由大腦視交叉上核控制,透過褪黑激素調節睡眠週期。正常情況下,褪黑激素在晚上8到10點開始增加,凌晨2到4點達最高峰。
但青春期的生理時鐘會自然推遲,因此年輕人在晚上11點前仍很清醒是正常現象。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也指出,青春期睡眠時間推遲屬正常生理現象。
現代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發出的藍光更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大腦誤以為還沒天黑,進一步延後入睡時間。
美國前教育部長鄧肯曾呼籲:「讓年輕人睡多些,遲一點才開學。」

現實難題:家長接送成最大阻力
儘管提案獲萬人支持,實際推動仍面臨挑戰:
- 家長接送問題:現行上課時間配合家長上下班,改為10點上課,雙薪家庭將面臨照顧空窗期。
- 補習文化不變:如果整體教育生態不改,學生可能只是把時間轉移到補習班,睡眠問題依然存在。
- 觀念難改變:華人文化重視勤奮,認為早起苦讀才會成功,改變觀念需要時間。

教育部回應了!11月14日前給答案
教育部表示,感謝提案人及關注此議題的民眾,因本案涉及地方政府權責,教育部將進行連署提案研處,並依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規定,於11月14日前完成具體回應。
這項萬人連署反映台灣學生和家長對現行教育制度的不滿,特別是學生健康問題的關切。雖然調整上課時間不見得是萬靈丹,但至少開啟討論教育改革的空間。
真正問題可能不只是幾點上課,而是整個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生態。當考試成績成為唯一標準時,無論如何調整時間,學生壓力都不會減少。
現在就看教育部如何回應這個萬人關注的議題,是否能提出更全面的教育改革方案。
國高中上課時間改10點常見問題FAQs
為什麼會有「國高中改為10點上課」的提案?
這項提案的發起人認為,現行上課時間剝奪了學生的充足睡眠,導致學習效率低落,並可能引發憂鬱、焦慮等身心健康問題。提案希望透過延後上學時間,讓學生有足夠休息,進而提升學習品質。
延後上課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延後上課或許能改善學生的睡眠狀況,但它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許多人擔心,如果整體教育文化、升學壓力以及補習風氣沒有改變,學生可能只是把早上的時間拿去補習,睡眠問題依然存在。此外,這項提案也可能對雙薪家庭的接送安排造成困擾。
教育部對此提案的回應是什麼?
教育部已表示會依據相關規定,在提案正式成案後60天內,也就是11月14日前,給出具體的正式回應。這項提案也引發了社會對於台灣教育制度,特別是學生健康與學習平衡的廣泛討論。
延伸閱讀
基隆斥資3400萬改善5校通學路!武崙、建德、中和國中小步道完工,學生大讚「安全好走!」
基隆劉銘傳路「通勤惡夢」掰了!銘傳國中平日7至8時單向管制,家長嗨喊:超有感
35.8高分生棄北一女!省3小時通勤,學霸現身說法:在地就學+繁星計畫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