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時代來臨,行動支付與雲端發票的普及化,雖然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也讓詐騙集團緊盯這股趨勢,將目標鎖定在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上進行詐騙。像是電子發票、普發現金等,來佈下陷阱。近期最常見、且最危險的就是假冒「財政部」名義發送的釣魚簡訊或電子郵件。
釣魚簡訊升級!發票中獎詐騙
近期,詐騙集團不僅偽冒多家電子支付網站,誘騙民眾登入假網站輸入個人資料,更變本加厲,開始冒用財政部名義發送釣魚郵件或簡訊。他們通常會謊稱有兩種常見的詐騙手法:
詐騙手法一:假稱「可提前領取普發現金」
利用政府發放普發現金的時機,聲稱提供「提前領取」或「快速登記」的服務。訊息中會附上一個惡意連結,誘騙民眾點擊進入假網站,要求輸入個人資料、身分證字號,甚至銀行帳戶資訊。

詐騙手法二:假稱「電子發票中獎需認證」
冒用「財政部雲端電子發票」名義,發送中獎通知信函或簡訊。要求民眾點擊連結進行所謂的「中獎驗證」或「信用卡歸戶異常更新」。

這些訊息會誘導民眾點擊惡意連結,一旦不慎輸入個人資料,恐導致信用卡遭盜刷、個資外洩等嚴重後果。
慘痛實錄:婦人遭「假中獎通知」短短數分鐘遭盜刷3萬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揭露一則真實案例
北部一名林姓婦人,日前在電子信箱中收到一封假冒「財政部雲端電子發票」的中獎通知。信件內附上一個惡意連結。林女不疑有他,點擊進入後,按照頁面指示輸入了手機號碼及載具密碼。
隨後,頁面立刻跳出「信用卡歸戶異常,需重新驗證」的提示,要求她更新綁定載具。林女在未察覺異狀下,又輸入了個人資料及信用卡卡號。結果,短短幾分鐘內,她的信用卡即遭盜刷新臺幣3萬餘元!直到收到銀行交易成功的簡訊通知,她才驚覺自己受騙上當。

假網站逼真難辨
不只財政部!常見被偽冒的「高危險單位」名單
刑事警察局進一步指出,現今詐騙集團仿冒的假網站設計日趨逼真,無論是標誌或介面都極為相似,往往讓民眾難以辨識真偽。
這類利用釣魚連結竊取帳密或信用卡資料的假網頁,除了冒用政府部門外,也經常偽冒以下單位:
- 金融機構
 - 遠通電收
 - 電商物(金)流平台
 - 行動支付品牌
 
全民反詐必看!防堵詐騙的「三不原則」
刑事警察局嚴正提醒,未來若啟動普發現金發放,詐騙集團勢必會藉機傳送假冒領取現金的釣魚連結,民眾務必謹記政府不會透過簡訊、電子郵件通知民眾登錄領錢,也不會要求民眾前往ATM或使用網路進行轉帳操作。
民眾如看到任何可疑連結或訊息,切記務必遵守「三不原則」:
- 不匯款:任何要求轉帳或繳費的訊息,都要保持高度警覺。
 - 不填輸:不在可疑網頁或連結中,輸入任何個人資料、信用卡卡號或帳號密碼。
 - 不點擊:看到任何可疑的陌生簡訊、電子郵件連結,一律不要點擊。
 
如有任何疑慮,應立即撥打 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查證。唯有提高警覺,才能有效保障財產安全。
釣魚簡訊升級常見問題FAQs
財政部真的會用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發票中獎並要求點擊連結嗎?
不會。財政部或政府機構不會主動透過簡訊、電子郵件通知民眾發票中獎或要求您點擊連結進行「中獎認證」、「領取普發現金」或「更新信用卡歸戶資訊」。所有發票中獎資訊應透過官方管道(如財政部App、官方網站)或紙本通知查詢。
如果不小心點擊了連結,但還沒輸入資料,該怎麼辦?
如果只是點擊了連結,但還沒輸入任何個人資料、密碼或信用卡號,請立即關閉網頁。建議使用防毒軟體掃描手機或電腦,以確保沒有惡意程式被植入。同時,密切監控的銀行帳戶和信用卡是否有異常交易。
延伸閱讀
誰說老人才被騙?基隆詐騙受害者年輕化:假投資詐騙佔總財損86%
貪圖300元遊戲幣!基隆男借帳戶助詐騙 賠百萬又被判8月徒刑 律師警告:出借帳戶屬詐欺共犯
換個大頭貼防詐?詐騙集團註記「不好騙」族群:卡通圖案的通常事多且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