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口就是金句連發的褚傑豪Vic,幾乎是語錄製造機,專訪過程中每幾分鐘就爆出經典語錄的他,不難想像在客人前往刺青時,褚傑豪Vic往往能在短時間安撫客人不安的情緒;1999年開業至今,店面以強烈美式風格為主,無論是生存遊戲的槍枝及各式古玩公仔,還是擺放門口當鎮店之寶的哈雷機車,都能展現店主獨特的品味。
維克紋身
搶眼鮮豔大紅色的主牆,搭配施作刺青的斑馬紋長椅,十分跳脫顯眼;店面空間挑高明亮,與其說刺青店,更像時下年輕人的潮流服飾店,不僅別於傳統隱身於巷弄閣樓的刺青工作室,更直接佇立於熱鬧的愛四路商圈的大馬路上,讓每個路過的用路人皆能「一眼望穿」,拉近民眾與店內的距離;默默運營20多年的「維克紋身」在這裡打破了過往對刺青店的想像,也見證了刺青文化在現在社會中逐步改變觀感的過程,成了新一代現代人展示個性的表徵,隨著世代變遷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因緣際會轉入刺青行業
在二十年前的台灣,一個擁有刺青的人很容易被貼上負面標籤,它所帶來的意義可能是黑道背景,在工作上也有可能會受到刁難,那也是一個若被發現有刺青圖騰,在求職過程會被刷掉面試資格;亦或是從事軍警行業,一旦有這些印記,等同於升遷無望的狀態。但也偏偏是在那個民風保守的年代,褚傑豪Vic卻走入了這一個行業。
「其實一開始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事這行業」他說。
早期原本是在基隆廟口夜市擺攤做人體彩繪的褚傑豪Vic,因畫工細膩精細被電視台邀約到劇組,運用自身所長協助劇中演員角色添上刺青彩繪,而隨著影視作品播出,朋友們看到影視成品非常成功,遂鼓勵何不往真正的刺青靠攏,於是意外開啟了刺青人生。但當時大環境對刺青文化並不太友善,初始家中也持著反對的角度,但褚傑豪仍毅然決然投入這行業,師承蕭時哲,並將店名冠上「驚駭家族」,懷抱著飲水思源感念師傅的提攜,在招牌上掛上家族同名表示系出師門。
「每台哈雷機車都是獨一無二的,一百台哈雷就有一百個人,一百種不同的個性」
刺青也是同樣獨一無二,因每個人的身形及肌肉紋理各有不同,出來的成品絕非打印出的畫作直接貼上就好。褚傑豪Vic大方展示自己手肘上的龍爪刺青,配合著彎曲或伸直的手臂,可以看到攀附在手臂的龍爪有著抓緊放鬆的效果,相當活靈活現。可想而知,在不同的肌肉狀態,當然會有不一樣的呈現效果。
同時他也分享過往一段小插曲,某次依照慣例,在客人身上用自來水軟毛筆打好草稿,雙方鏡子面前,也確認完稿可準備施作,兩人先到店門外邊抽菸放鬆邊聊天,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褚傑豪Vic突然覺得哪裡不對勁,回到店內一坐下立刻就將濕紙巾把原來要施作的草圖給擦掉,這一舉動讓客人大吃一驚,他只抬手說「再等等,可以再更好」,就這樣又花了大把時間重新勾勒出新的作品草圖,果真讓兩人感到更加完美。
褚傑豪Vic對此表示,每一個作品在客人身上都是一輩子的事,對他而言,越是挑剔越講究的客人他反而更加喜歡,因為兩人都吹毛求疵,出來的成果也可以更加避免紛爭,雙方皆大歡喜。
我的一下子,是客人的一輩子
回首昔日,曾有個高齡約七十多歲的老先生上門請他覆蓋原有刺青,上衣一掀開赫然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反共愛國標語和國旗,原來老先生從前是反共革命軍,因年輕時懷抱著熱血愛國心,自行在身上搗弄了一堆標語在身上惕勵自己,但隨著兩岸開放,未來考慮想飛往對岸找老鄉團聚的老先生,開始擔憂自身的刺青是否在通關時會遭遇攔阻或麻煩,因而尋求協助。
照理來說有客上門,店家是再開心也不過,但褚傑豪Vic第一直覺卻是擔心高齡的老先生是否還能像年輕時那樣耐得住疼痛,連忙再三推辭請對方深思,婉拒了這門生意。
褚傑豪Vic直言:「我的一下子,是客人的一輩子」,過去常有熱戀中的男女來店要求要刺上「愛的印記」,或是未成年的青少年一時興起想前往施作刺青,但這些客源皆被他謝絕;他認為除非是像父母、親子之間的關係,因血脈是不會改變的,否則這些衝動都有可能因未來的關係變化而反悔,必須很小心地對待每位客人的需求,而不是想著快速賺錢就讓對方承擔將來會有後悔的風險。
曾有友人打趣:你這樣是不是在欲擒故縱,讓客戶更死忠?褚傑豪說,與其完成一個作品客人就離開,不如多聊聊、多交一個朋友更細水長流;畢竟好的作品客人不見得會流傳,但壞的作品,絕對第二天上社群媒體大肆「免費宣傳」。
刺青文化從汙名走向美學展示
褚傑豪不諱言地指出,早期的刺青客源確實蠻大比例為江湖道上的兄弟,這牽涉到台灣受日治時期的影響,傳統日本黑幫的刺青象徵了對組織的忠誠及自我價值的認同,所謂「刺龍刺鳳」的圖案背後蘊藏深刻的涵義。
一開始是道上兄弟開始仿效日式紋身,逐漸擴大到八大行業的工作人員,當時的主流還是那些以龍、虎、鳳、鯉魚、關公能展示剽悍硬漢氣魄為創作主題;而隨著世代變遷,影劇作品的流行,包括演藝名人流行的字句、風格、及西洋藝術各種形態百花齊放,國人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褚傑豪Vic也執起過往西洋繪畫的專業技術融入,將刺青文化真正做成「藝術創作」,讓刺青不再是過往黑道的象徵,而是一種個人態度的表現與展示。
深耕刺青20餘年,見證了刺青文化從過往汙名走向美學文化,刺青店不再是過去可怕的存在,也越來越多人透過刺青展現獨特的自我,而刺青師就是將藝術具體呈現的執筆者,那些留在身上一幀又一幀細緻的作品背後,也許不再是一時衝動的展現,或是代表組織象徵,可能僅僅只是一段簡單的紀念,亦或是一個又一個溫柔動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
海洋廣場旁「IF Music Studio」相隔5年再辦演唱會級成果展,曾幫長者圓搖滾夢、自閉學員打開心房
「媽媽樂酒吧」隱身惠隆市場的神秘酒吧,網友:小酌還能體驗嘻哈文化
意外走進影集「乩身」拍攝現場!隱身市區的哥倫布酒吧、代明宮,濃厚基隆色彩的老舊巷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