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有發現,國內主要幹道多數按照四維八德中的「八德」來命名,就連基隆地區也不例外,市區道路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字首,並依序加以數字命名,如:忠一路、忠二路、忠三路、孝一路、孝二路、孝三路、仁一路、仁二路、仁三路等,雖然取名方式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對於基隆人來說,過於相近的名詞反而複雜,極容易造成混淆。
因此,為了更準確的描述路名和地段,在基隆各地衍生出許多「地方別稱」,分別取自:指標性建築物、舊地名、附近知名店家,以及地景特徵,近日 基隆海嗨粉絲團 趁勢發起「說一個基隆人才知道的別稱」討論串,話題一出,立刻引發網路熱烈討論。

除了前陣子有介紹過的 基隆舊地名:少將腳、小北投、牛奶寮、高砂町 之外,嗨編特別根據回覆內容,總結出下列26個常見別稱,相信只要你曾經在基隆生活,基本上都一定有聽過。
1.基隆、街上、街仔、市區:泛指基隆市區
2.循環站:仁二路上的二信循環站
3.總站:基隆公車總站
4.車頭:基隆火車站
5.大麥:麥當勞-基隆愛三店
6.小麥:麥當勞-基隆信一店
7.東岸、和平廣場、天空競技場:現今之基隆東岸商場,舊名為和平廣場,過去二樓平台常發生打架鬥毆事件,又稱天空競技場。
8.吉祥、吉7:吉祥商業大樓(七樓撞球館)
9.死亡斑馬線:循環站行經吉祥大樓之路段,此處過去未規劃斑馬線,行人常違規穿越馬路發生交通事故,因而得名死亡斑馬線。
10.鬼屋:愛一路上的林開郡洋樓

11.東和大樓:仁五路上的東和大樓,前方有設有基隆公車站牌。
12.仁祥:仁祥綜合醫院(仁祥診所),前方為基隆客運基隆站。
13.基隆101:基隆皇冠商業大樓
14.崁仔頂:泛指孝一路與孝二路路段,為基隆市區傳統漁市場(凌晨營業)。
15.地標:基隆KEELUNG地標公園
16.鐵路街、鐵支路:龍安街鐵軌旁的紅燈區
17.牛仔街:孝一路與忠四路交叉口,過去因專門販賣牛仔服飾而得名。
18.三十一號橋:銜接仁愛區、中山區與安樂區的重要道路。
19.舒淇橋:正名為中山陸橋,橫跨中山一路與孝四路,是連絡基隆火車站前、後站之重要通道,因舒淇曾在此拍攝電影《千禧曼波》而得名舒淇橋。
20.安瀾橋:是中正路、祥豐街、豐稔街三條道路的交會地帶。

21.水產:中正路舊漁會
22.三根煙囪:台灣電力公司協和發電廠
23.基隆媽:忠二路上的慶安宮
24.大聖王:仁三路上的奠濟宮
25.舊主普壇:非中正公園主普壇,位於忠四路上一帶(現已拆除)。
26.恐龍溜滑梯:中正公園上的恐龍溜滑梯(現已拆除)
同場加映:
少將腳、小北投、牛奶寮、高砂町:基隆舊地名由來,你住的地方日治時期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