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入職
民國41年出生在碼頭工會(註一)旁的林添壽,18歲時才去報考基隆港裝卸養成班。「當初我同學問我說,有一所學校只要讀兩年,出來之後還有工作,找我一起去考試。」他口中的學校正是裝卸養成班。民國61年從養成班畢業的他,在碼頭前線班、駕駛堆高機、倉庫管理員的三種選擇中毅然決然自願成為前線的碼頭工人,因為林添壽的父親正是當時在碼頭工作的工人隊班長,即便人人都說前線班是當時最辛苦勞累的出路,但由於日夜裝卸不休的碼頭作業,他認為假使晚上有了派工他能代替父親出門工作,有什麼特別的狀況再打電話告訴父親就好。後來父親在民國64年退休後,林添壽便申請調換至倉庫管理員,然而遭遇人事凍結(註二)的他在時任棧埠處長的建議下,民國65年轉換到第一貨櫃場駕駛跨載機,「當時貨櫃場一個月薪水7200,倉庫管理員(註三)才3600,我想說那就去吧。」而這一開就是23個年頭。
跨載機的高機動性負責在貨櫃場搬運貨櫃裝上拖車運至港邊,或將港邊拖回來的櫃子卸在場地,以12小時為一班的兩班制馬不停蹄地運作,除了中午休息時間和作業之間空檔以外,在民國60年代貨物進出頻繁的年代幾乎是忙得不可開交。「不過還是算輕鬆啦。」林添壽說自己以時數來算曾經一個月只大約工作不到五天左右,當時的主任原本想調他去開橋式起重機卻被他一口回絕,讓主任哭笑不得地說:人家想去我不准,我想調你卻不要。
颱風侵襲
民國60年代興起的貨櫃化浪潮大幅改變港口周遭的地景變化,改建貨櫃碼頭、新闢貨櫃腹地,民國61年基隆港引進四台第一代的橋式起重機,就在第一貨櫃場進行作業;然而民國66年的颱風侵襲卻直接讓把橋式機吹落海面。「那時候是高雄港的橋式機先倒,工人本來還很開心都跑去買偉士牌(註四),結果沒幾天換我們倒。」當年7月底先是中颱賽洛瑪登陸南臺灣造成嚴重破壞,基隆港的工人們認為屆時高雄港的裝卸作業會往基隆港來疏通,預期能大賺一筆的心態讓人紛紛去購置一台要價不斐的偉士牌,可無從預期的天災卻在一星期後來臨。那時強颱薇拉登陸北台灣,林添壽回憶道自己正在碼頭當班,看著橋式機被強風吹得腳都抬動挪移,最後搖搖欲墜的機具有一台變形,三台直接墜入海裡全數報廢。後來才知道當時固定機具的鋼索只有簡單拉到地上而已,從那次之後才開始挖深埋鉤子扣住機具。
在貨櫃場工作數十載的眼裡看來,工作機具操作不當致使貨櫃倒塌不算太稀有的事故,然而印象最深刻的狀況莫過於那次颱風天。橋式機損毀之後港口裝卸過渡期取而代之的是是用幾百噸的吊車鋪在鐵板上運作,「像坦克一樣的有履帶走來走去吊櫃子。」但林添壽說速度比起專業的橋式機慢上很多,把櫃子吊下來後還得要再靠人力去輔助才能完成作業。
碼頭趣聞
進入碼頭工會編制底下的碼頭工人配發有能進出碼頭的工作證,在仍未完全機械化尚須依靠人力搬運的苦力(註五)年代,林添壽說拿著這張牌子回到家鄉無論是要娶妻或借錢都很夠力;而貨櫃化時代的港口抵達巔峰,日夜不歇工作的碼頭工人工時也經常超乎現在常規法定,動輒12小時更有長達24小時的班制,不過在尚不能下班必須等待下一艘船舶進港前的空白時光裡,對不便跑遠的工人們而言,候工室正是其中一種打發消遣的空間。林添壽說當時船公司很常為前線工作的工人們包便當,假使一艘船準備一個,一天動輒就三四個,於是工人們想出妙計:「便當留一個自己吃,剩下拿去候工室裡的自助餐店跟他以一個便當交換一個牌子,集滿十個就跟他們換一其他東西。」林添壽笑著憶起過去在碼頭趣聞往事,便又是一陣滔滔不絕。
棧埠民營化後
民國88年,林添壽與多數仍壯年的碼頭工人一同面臨棧埠民營化的困境,「改民營對即將退休的老一輩影響不大。」雖然手握有一筆港務局發放的退休金,但終歸無法供養半生,不過林添壽仍然靠著過去取得的機具操作證照,順利進入民營公司上班,從羲澍服務6年再轉換到萬海旗下的吉春裝卸公司,民營後的他改駕駛橋式起重機,等船停靠碼頭後起吊貨櫃,與陸地機動的跨載機不同,橋式機操作是需要在好幾層樓高的駕駛艙作業,在過去還沒有電梯的現代化設備之下,工人必須得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
基隆新港計劃(註六)無望和台北港開發崛起,讓命懸一線的基隆港更無以復加地沒落。民國102年萬海業務幾乎移至台北港作業,林添壽便藉此辦理退休,「每天從基隆去淡水來回一百多公里的,實在太遠了。」他緩緩地說。歷經基隆港起落興衰,已然賦閒的林添壽無比感嘆,卻也在回顧過往風華之中,如同時光倒帶轉至年少青春,重頭體驗一次早已絕代的碼頭人生。
註一:位於中山一路267巷口,已廢棄不使用。
註二:指單位維持現狀,不進新員工。
註三:由於民國60年代港務局將倉庫管理員納編進體制後,與裝卸養成班其他出路的薪水便有極大差異,當時碼頭工人薪水7200,體制內員工為3600。
註四:義大利製造之品牌,於民國40到60年代風靡全台。
註五:勞力粗重的工作者,過去為碼頭工人的代稱。
註六:基隆港在民國70年代正逢營運高峰,當時港內船席不足的情形常常發生,為了解決擁擠狀況,港務局曾提出在外木山海岸興建「超級深水港」,即「基隆新港計畫」,最後計劃被交通部否決無法實施。
同場加映:
碼頭工作的危險日常|電梯下墜、穀倉爆炸、堆高機意外,港務局員工洪順發、王連生深刻記憶
西岸無名麵攤頭家娘林簡金蓮|招牌麻醬麵飄香40年,顧客前腳停完車後腳麵就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