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明德一路近日新架設道路跨欄,引起當地居民與網友熱烈討論。據了解,這項措施旨在防止行人違規穿越馬路、汽機車跨越雙黃線或違規迴轉,以降低該路段居高不下的事故率。消息一出,網友意見兩極,有人讚賞這是保障安全的好方法,也有人質疑民眾自律不足,才需要這樣的硬性管理。
基隆明德一路設「雙柱型彈性護欄」
行人穿越釀事故,安全問題引關注
過去,基隆市明德一路(崇禮街至自治街口)經常發生行人穿越馬路的危險情況。特別是公車乘客下車後,為了貪圖方便,直接穿越雙向四線道,導致人車爭道,險象環生。今年一月,更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名朱姓男子在穿越馬路時,不幸被機車撞擊,造成雙方受傷送醫。這起事故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該路段交通安全的關注。

警民合作,共創安全道路
為了改善明德一路的交通狀況,基隆市警察局與七堵區民意代表和市府相關單位進行現地會勘。經過討論,最終決定在明德一路(崇禮街至自治街口)設置「雙柱型彈性護欄」,以防止行人穿越車道。
經過施工,護欄已於3月15日正式啟用。經過觀察,行人任意穿越馬路的情況已完全消失,交通秩序明顯改善。
社群熱議:安全措施還是多此一舉?
有網友在「基隆人日常社團」發文表示:「今天起大家都要乖乖等紅綠燈!有人讚美、有人罵,不管如何安全最重要!」

另有網友則在Threads平台上疑惑:「為什麼七堵明德一路要架設這個,一早出門看到這個,不知道是要幹嘛?」此貼文迅速引發回應潮。

安全考量:事故頻傳下的必要措施
網友回覆中提到,這段路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防範部分行人無視紅綠燈或斑馬線,直接穿越馬路的危險行為。一位網友幽默表示:「現在除非他是東莞仔,不然只能乖乖走正路了!」還有民眾指出,該路段不僅行人問題多,汽機車違規跨越雙黃線或迴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事故率太高,才會出此下策。」
行人抄捷徑,斑馬線形同虛設
明德一路因地處交通要道,車流量大且行人活動頻繁,但部分路段缺乏明確的人行道或足夠的交通管制設施。網友提到:「七堵停車場前面更應該裝,一堆車跨越雙黃線進出停車場,後面全堵住,行人也是直接跨馬路,火車站前的斑馬線明明就在旁邊,懶就是懶。」

汽機車也不無辜,違規迴轉添亂
有民眾直言,這項措施不僅保護行人,也保障用路人安全。
- 「昨晚經過看到,不只行人,還有騎士常跨越雙黃線,每次經過七堵都要特別小心忽然竄出的車輛。」
- 「對於不會自治的人,這是很好的做法,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還能防止一些喜歡雙黃線迴轉的駕駛。」
質疑聲浪:民眾素質與基礎設施的反思
然而,也有人對此措施提出質疑。
- 「如果民眾有法治觀念,依法守規矩,根本不用加裝這些有的沒的。這只是說明民眾需要被管教,難以自發遵守公共安全。」
另有網友則拿香港經驗為例
- 「香港在英國統治時,鬧區馬路上多的是這種圍欄,前不久在旺角逛街就遇上了,因為都是圍欄,只能搭電梯上天橋。如果人民素質像日本人一樣好,當然不用花這種公帑。」
質疑聲浪與反思
更有網友點出基礎設施的不足
- 「明德一路那麼寬卻沒有人行道,不要跟我說有騎樓,騎樓不能當人行道。那請問人行道什麼時候要做?」
- 「市中心循環線因為太多人不走地下道,乾脆畫斑馬線設紅綠燈,不是應該加強取締嗎?就像30年前未戴安全帽開罰來嚇阻一樣。」

亂象頻傳:違規行為待改善
不少人提到,明德一路的交通亂象確實存在已久。
- 「那邊真的超級危險,車子違規、行人違規,經常有車輛違規轉彎,還有不走斑馬線直接穿越馬路的人。」
- 「南站站牌也常有人直接過馬路,有警察時沒人敢過,沒警察就亂來,明明斑馬線就在旁邊,就是不想等。」
- 「行人帝王卻不會走斑馬線也不看車,真要碰瓷才肯罷休。」
還有民眾直言:「應該全線設紅綠燈,一堆人看都不看車輛多少就衝出來,完全不給車子緩衝時間。」
硬體措施與公民教育的抉擇
七堵明德一路新設跨欄無疑是為了提升交通安全,但也意外掀起民眾對自身行為與城市規畫的反思。有人認為這是防範違規駕駛與行人的必要設計,也有人期待未來能透過教育與取締,讓交通秩序自然改善,而非單靠硬體設施強迫守規矩。不論如何,這項改變已在基隆街頭掀起波瀾,後續成效如何,或許還需時間驗證。
基隆明德一路新設跨欄常見問題FAQs
為什麼要在明德一路設置跨欄?
為了防止行人違規穿越馬路、汽機車違規迴轉,降低該路段的事故率。
跨欄設置後,對交通有什麼影響?
短期內可能會造成部分民眾不便,但長期來看,希望能改善交通秩序,提升安全性。
除了設置跨欄,還有其他解決交通亂象的方法嗎?
A3:加強交通執法、提升公民教育、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延伸閱讀
通勤族選哪邊?基隆安樂vs七堵買房大比拚,PTT網友:開車還是通車?
「臭」名遠播!從無名小攤到45年老店「七堵臭粿仔」臭味來源原來是「它」
七堵南興市場美食推薦!逾50年歷史的菜市場,品嘗在地人喜愛的傳統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