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府投入1億2298萬5000元,針對全市14所學校周邊人行步道進行整修優化。這項計畫自2023年啟動,結合中央補助1億241萬2000元與市府自籌2057萬3000元,預計民國114年底完工。通學步道從路面改善到動線調整,目標是讓學童通學更安全順暢,第二階段計畫也已提上日程。
基隆通學步道大改造,14校步道整修工程啟動
老城挑戰:學童通學路待解
基隆因早期開發,許多道路缺乏完善人行步道,學童上下學常與車輛共用道路,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市政府近年向中央爭取經費,啟動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總經費1億2298萬5000元,鎖定14校周邊進行優化,盼解決老城區的通學難題。

14校名單:涵蓋全市7區
這波整修涵蓋信義區的東信國小、深美國小、東光國小、成功國中,安樂區的建德國小、建德國中、武崙國小、武崙國中、安樂高中,中山區的中和國小,中正區的八斗國小、正濱國中,七堵區的長興國小,以及暖暖區的碇內國中。
- 信義區:東信國小、深美國小、東光國小、成功國中
- 安樂區:建德國小、建德國中、武崙國小、武崙國中、安樂高中
- 中山區:中和國小
- 中正區:八斗國小、正濱國中
- 七堵區:長興國小
- 暖暖區:碇內國中
計畫2023年核定,12校已於去年開工,長興與八斗國小今年進入設計階段,預計年底全數完工。

資金怎麼來?中央補助佔八成
總經費1億2298萬5000元中,中央補助1億241萬2000元,包含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9623.8萬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1050.7萬元,以及交通部公路局同名計畫1624萬元。基隆市府自籌2057萬3000元,合力推動這波改造。
通學路升級:安全與便利兼顧
計畫不僅修整人行道,還新增家長停等區並優化學生與車流動線。教育處表示,這14校工程將改善通學路的安全性與便利性,讓學童每天上下學更順暢。年底完工後,成效如何將交由市民檢驗。
第二階段啟動:5校待改善
第一階段完工在即,市府已規畫第二波名單,包括七堵區的百福國中、五堵國小,暖暖區的暖暖國小、暖西國小,以及中山區的西定國小。教育處透露,將協助這些學校規畫校園周邊改善,並爭取後續經費支持,逐步擴大通學安全網。
通學步道常見問題FAQs
基隆通學步道整修計畫涵蓋哪些學校?
計畫包含14所學校,遍布基隆7區,例如東信國小、建德國中、八斗國小等,詳細名單涵蓋信義、安樂、中山、中正、七堵、暖暖等區域。
通學步道整修後會有哪些改變?
除了路面改善,還會新增家長停等區、優化學生與車流動線,提升安全性與便利性,讓學童上下學更順暢。
第二階段的改善計畫將針對哪些學校?
包括七堵區的百福國中、五堵國小,暖暖區的暖暖國小、暖西國小,以及中山區的西定國小。
延伸閱讀
基隆是行人地獄?統整遭網友點名的4大交通亂象,「違停」最多人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