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遊客喜愛的基隆潮境公園地標「掃把救星」裝置藝術,即將功成身退。這件矗立在基隆海岸邊的巨型藝術品,因長年受海風侵蝕與近期風災影響,結構嚴重受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評估後,決定讓它自然消逝,回歸大地。
基隆潮境公園「掃把救星」
功成身退:風災與海蝕下的藝術品
「掃把救星」是法國藝術家派翠克·德馬佐(Patrick Demazeau)於2016年所創作,以其獨特的造型成為基隆潮境公園的網紅景點。然而,這件以天然竹材為主要材料的公共藝術品,在強勁東北季風和颱風的侵襲下,經歷了長達八年的風吹日曬。
特別是近期受到楊柳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作品的結構與基座連結處變得脆弱,出現明顯損壞。海科館在檢查後確認,若繼續留存恐有安全疑慮,因此做出讓它自然消逝的艱難決定。

藝術理念的最終歸宿:回歸大地
這項退役決策不僅僅是為了安全,也符合作品最初的「大地藝術」(Land Art)理念。大地藝術強調作品與自然環境共生,並最終與大地融為一體。藝術家創作之初,便已預見這件作品會隨著時間與自然力量而逐漸改變,甚至最終回歸土地。


海科館表示,「掃把救星」在過去八年來,已經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使命,為基隆帶來了可觀的觀光效益,也成為無數遊客鏡頭下的經典回憶。它的退場,正是這項藝術品生命週期中的最後一站,讓藝術的消逝本身也成為一種美。
告別一個時代,留下美好回憶
許多曾在此處拍照打卡的遊客得知消息後,紛紛表示不捨。這個宛如哈利波特電影場景般的飛天掃帚,曾為許多人留下美好的旅遊記憶。它的退場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提醒我們,所有事物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民眾若想緬懷,可以回顧過往拍攝的照片,讓「掃把救星」的形象永遠留在心中。
潮境公園掃把常見問題FAQs
為什麼基隆潮境公園的「掃把救星」裝置藝術要拆除?
這件作品因長年受海風侵蝕和近期風災(如楊柳颱風)影響,結構嚴重受損,考量到民眾的安全,海科館決定讓它功成身退。
「掃把救星」退役後,會不會再有新的藝術品來取代?
這項決定符合作品最初的「大地藝術」理念,強調藝術與自然共存。目前並未提及會立即有新的藝術品來取代,但潮境公園作為知名的觀光區,未來也許會有其他藝術或設施規劃。
「掃把救星」是什麼時候創作的,作者是誰?
這件作品是由法國藝術家派翠克·德馬佐(Patrick Demazeau)於2016年所創作,已經在基隆海岸邊矗立了八年。
延伸閱讀
真的無濾鏡!基隆觀光景點「潮境公園」夕陽灑落海域變身金光燦燦黃金海岸!
攝影天堂!網友捕獲基隆景點「絕美晚霞」基隆火車站、潮境公園的天空宛如舞台上的聚光燈!
基隆港夜景哪裡看最專業?PTT網友激推7大秘境:不同視角,體驗港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