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海嗨
  • 回基隆
  • 焦點
    • 編輯專題
    • 懶人包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生活
    • 熱搜
    • 娛樂
    • 運勢
    • 攝影
    • 時光機
    • 愛做菜
  • 美食
    • 仁愛區
    • 中正區
    • 信義區
    • 中山區
    • 安樂區
    • 七堵區
    • 暖暖區
    • 基隆全區
    • 基隆周邊
  • 旅遊
    • 住宿
  • 健康
  • 房產NEW
    • 新建案
    • 買屋
    • 租屋
    • 室內設計
  • 活動 & 講座
    • 青年實習
    • 地方型SBIR
    • 在地就學
    • 基隆公私協力候車亭計畫
  • 商品
  • 日常發揮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回基隆
  • 焦點
    • 編輯專題
    • 懶人包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生活
    • 熱搜
    • 娛樂
    • 運勢
    • 攝影
    • 時光機
    • 愛做菜
  • 美食
    • 仁愛區
    • 中正區
    • 信義區
    • 中山區
    • 安樂區
    • 七堵區
    • 暖暖區
    • 基隆全區
    • 基隆周邊
  • 旅遊
    • 住宿
  • 健康
  • 房產NEW
    • 新建案
    • 買屋
    • 租屋
    • 室內設計
  • 活動 & 講座
    • 青年實習
    • 地方型SBIR
    • 在地就學
    • 基隆公私協力候車亭計畫
  • 商品
  • 日常發揮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基隆海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生活
  • 人物
  • 飲食
  • 旅遊
  • 活動
Home 旅遊
小
中
大
小
中
大

10/30登場!基隆美術館年度重磅《WE ARE ME》聶永真操刀視覺、10國藝術家作品一次看!

Zoe Chou by Zoe Chou
2025 年 10 月 15 日
in 旅遊, 活動 & 講座, 熱搜, 生活
0

在鋪天蓋地的影像與演算法推播下,我們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社群奇觀」。觀看早已不再只是單純接收訊息,它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表演,一個不斷進行中的身份再造工程。基隆美術館將於114年10月30日至115年2月1日推出年度國際大展《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

展覽期間,將舉辦多場定時導覽活動,包含策展人法咪咪的親自解說,以及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氣人物,如法白共同創辦人劉珞亦、策展人/演員丁春誠、貓下去創辦人陳陸寬等,他們將帶來跨領域的獨特視角解讀當代藝術。

《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
展期: 114年10月30日 – 115年2月1日
地點: 基隆美術館 (一樓 101-103及 M樓02-03展覽室)
開放時間: 09:00 – 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本文重點
  1. 基隆美術館展覽《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
    • 虛擬策展人「法咪咪」領銜,10位國際藝術家剖析數位時代奇觀
    • 社群時代的鏡像:當「WE」反射出「ME」
    • 聶永真操刀視覺設計:當「觀看」本身成為一種表演
  2. 展覽焦點:當代藝術家如何解構「觀看」與「身份」
    • 國際重磅作品首登台:提問、批判與科技反思
    • 幽默反思:純真提問與在地觀察的交織
    • 科技與情感:演算法下的身份邊界
    • 挑戰效率迷思:從慢速競賽到隱藏的資本機制
  3. 身體的移動與記憶的載體:感知層面的探索
    • 沉浸空間與身體記憶
    • 動漫共創與感知宇宙

基隆美術館展覽《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

虛擬策展人「法咪咪」領銜,10位國際藝術家剖析數位時代奇觀

這場由藝術家余政達的虛擬角色法咪咪 FAMEME 首次以策展人身份主導的展覽,集結了英國、法國、日本、泰國以及台灣等十位當代藝術家,展出28組跨越經典舊作與全新委託創作的作品。

▲法咪咪天馬行空的跨領域共創,思考著對多元文化、身份及觀點的交融與實踐,「We are Me」將為他首度跨入策展的首個計畫。(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作為遊走於名人、商人、設計師及歌手等多重身份的法咪咪,他透過幽默的跨界合作,長期探討資本與網路對「慾望」的想像與建構。《WE ARE ME》不僅是他從事藝術的延伸,更是一個思考多元文化、身份與觀點交融的實踐。

社群時代的鏡像:當「WE」反射出「ME」

展名「WE ARE ME」精準指向集體與個體的共生與矛盾,點出在數位影像分享的時代,「自我」樣貌如何在群體的凝視中轉化為「我們」。副標「我(們)到此一遊」則回應了當代大眾文化中「到此即表態」、「觀看即表演」的社群現象。

聶永真操刀視覺設計:當「觀看」本身成為一種表演

本展邀請台灣設計師聶永真操刀主視覺。畫面中,一群人凝視著一面空無一物的白牆,強烈暗示了「觀看」本身已成為一種表演,也反映觀眾進入展場後,究竟是注視藝術,還是透過藝術映射出的自己。此外,觀眾還可於展覽中取閱、蒐集明信片套卡,讓這份實體見證成為展覽的物理延伸。

展覽焦點:當代藝術家如何解構「觀看」與「身份」

本次展覽的藝術家陣容星光熠熠,帶來多組重量級作品,從多重角度切入「觀看」與「身份」的核心議題。

國際重磅作品首登台:提問、批判與科技反思

曾獲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的法國藝術家卡蜜兒·安侯(Camille Henrot),其被視為後網路藝術始祖的成名作《極度疲憊》(現典藏於MoMA)首次在台灣展出。該作以電腦桌面為舞台,重組網路素材,直指資訊過載如何影響我們的感知與知識學習。

▲藝術家卡蜜兒‧安侯(Camille Henrot)(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極度疲憊》將來自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典藏以及網絡、日常生活所拍攝的素材,透過電腦桌面介面進行重組與拼貼,營造一種「資訊過載的視覺節奏」(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幽默反思:純真提問與在地觀察的交織

來自英國的國際大展常客瑞安·甘德(Ryan Gander),以巨型黑色氣球印上稚真問句《同理心是一種超能力嗎?》,幽默地迫使觀眾直面純真提問。

▲活躍於國際舞台的瑞安・甘德(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甘德將這個家庭場景轉移至公共展覽語境,讓觀眾思考:我們如何理解他人的感知方式?我們是否可能真正走入那個「封閉系統」?(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另一件作品《封閉秩序》(Closed System, 2024)則源於他自閉症兒子的日常行為──反覆將玩具依序排列,建構出自成邏輯的「小世界」。甘德將這個家庭場景轉移至公共展覽語境,讓觀眾思考:我們如何理解他人的感知方式?我們是否可能真正走入那個「封閉系統」?

▲首次在台灣展出的泰國藝術家納溫·努通(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泰國藝術家納溫·努通(Nawin Nuthong)則為基隆量身打造新作《4−6位紙鈔上的孩子》從台灣千元鈔券上隱匿的「5與第6位孩子」出發,結合廟宇觀察與遊戲策略,創造童趣卻尖銳的敘事。

▲《一片葉子革命前的兩秒》,納溫‧努通(Nawin Nuthong)(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科技與情感:演算法下的身份邊界

台灣藝術家鄭先喻的《這可能是你》揭露演算法下的身份幻象,在展覽空間中,巨大的螢幕持續閃爍,真實與虛構交織的影像與數據流不斷湧現。一旁的熱感應印表機則規律地運作,吐出猶如讖語的紙條,上面印著陌生卻又似曾相識的姓名、編號與零散資訊。

當觀眾凝視螢幕、彎身拾起紙條,或只是身處其中,便會強烈意識到自身的數位足跡可能正被無聲地採集、重組與再生。這種體驗促使人們質疑個人隱私的邊界,並反思數位時代下身份認同的脆弱性。

▲當科技滲透日常,我不再只是我,而是演算法中被操控與生成的數據化身。(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日本藝術家山內祥太(Shota Yamauchi)其 2025年的最新作品《Being… Us?》中,進一步探索「後人類」的議題。作品運用 AI 生成不斷變動的光影與聲音,營造出幻影般的、介於虛實之間的「存在」。觀眾所感知的不再是具體的形體,而是這種虛實交界處留下的「痕跡」。透過這種非實體的呈現,作品挑戰了我們對於「生命」定義的既有框架。

▲運用 AI 生成不斷變動的光與聲,營造後人類的幻影存在。(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挑戰效率迷思:從慢速競賽到隱藏的資本機制

日本藝術家YANG02的作品《永久的暫時性》,將無價值判斷的自動導引車(AGV)運作,公開隱蔽幕後的佈展過程,反思便利性背後的資本機制。新作《慢速迷你4DW——逃離現代價值觀》更將高速競賽改造為「慢速競賽」,讓觀眾體驗「放慢」所帶來的價值,挑戰現代社會對效率的迷思。

▲在效率當道的世界,反思我們對快速的依賴,並體驗「放慢」所帶來的新視角與隱含其中的價值與意義。(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身體的移動與記憶的載體:感知層面的探索

展覽也延伸至對「感知」層次的深度探索,將觀者從旁觀者轉化為與作品共構的行動者。

沉浸空間與身體記憶

台灣藝術家謝佑承以光影裝置檢視影像生成的本質,透過《大幕》與新作《雨點》營造出兼具真實與幻象的沉浸空間。陳松志的《無題-KEE》邀請觀者走在鋪滿銀色亮粉的地毯上,足跡成為記憶殘留,時間在身體的移動中被具象化。

動漫共創與感知宇宙

陳怡潔的新作《連合島漫遊》將觀眾最具情感連結的動漫角色提煉色彩,放置在海港城市場景中,展開群體共創,呈現網路時代共享記憶的軌跡。吳美琪的攝影裝置《禮物 II》則透過影像與物件捕捉生命瞬間,構築交疊現實與想像的感知宇宙。

基隆美術館展覽《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
▲《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我們的社群時代奇觀:當觀看成為一場表演。(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不只是一場展覽,更是一面數位時代的鏡子。它邀請每一位觀者,在踏入展場的那一刻,不僅觀看藝術家的創作,也開始審視自己在社群洪流中的位置與角色。當你離開展場,無論是帶著那張明信片,或是心中迴盪的提問,你都已成為這場關於「我與我們」的當代奇觀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行動者與見證者。


《WE ARE ME》常見問題FAQs

策展人是誰?這個展覽主要探討什麼核心概念?

展覽由藝術家余政達創造的虛擬角色法咪咪 FAMEME首次以策展人身份主導。展覽核心概念是探討社群時代下「我」與「我們」的集體與個體共生與矛盾,以及在資訊過載的影像洪流中,觀看如何成為一種表演和身份再造的行為。

展覽有哪些具備國際重量級的作品或藝術家?

本展集結了英國、法國、日本、泰國以及台灣等十位當代藝術家。其中包含英國當代重磅藝術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以及法國卡蜜兒·安侯(Camille Henrot),她的成名作《極度疲憊》(後網路藝術始祖,現典藏於MoMA)將首次於台灣展出。

除了靜態展覽外,本次《WE ARE ME》還有哪些互動或延伸活動?

展覽期間將舉辦多場定時導覽活動,除了策展人法咪咪親自導覽外,還邀請了劉珞亦、丁春誠、陳陸寬等跨領域人氣人物帶來獨特視角的解說。此外,觀眾還可於展覽中取閱由聶永真設計的明信片套卡,作為「我(們)到此一遊」的物理見證


延伸閱讀

基隆咖啡推薦「ART MUSEUM CAFE 美術館咖啡廳」客製化拉花,讓你的咖啡獨一無二

2025基隆潮藝術邁向第10年!山海城三大展區首度發布,19組藝術團隊齊聚港都

睽違四年!基隆公共圖書館總館最新進度曝光,預計2026年上半年重新啟用!

  • 責任編輯:Zoe Chou
  • 核稿編輯:Alin Liao

 

基隆海嗨 Keelung HiHi LINE@,加入好友每周生活好康不漏接

【延伸閱讀】
基隆貓奴必訪「Doen豆隱咖啡自家烘焙」客製化烘焙風味層次自己選,2大店貓等你來擼爆!
國際級派對來了!2025島嶼生活節「海島連結」10/18-19和平島見!菲律賓樂團、韓國金音獎入圍者全到齊
不只市政府!29處基隆歷史建築大公開:從彩色漁港到山區佛寺、廢墟造船廠全收錄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Women說》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兩性愛情、婚姻雜談、心靈勵志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Women說》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Tags: Camille HenrotFAMEMERyan GanderWE ARE MEYANG02卡蜜兒·安侯國際大展基隆美術館山內祥太後網路藝術我(們)到此一遊法咪咪演算法瑞安·甘德當代藝術社群時代聶永真觀看即表演跨界導覽身份再造鄭先喻陳怡潔
ShareShareTweetSend
Zoe Chou

Zoe Chou

#人生有紅茶就可以 #摯愛炙燒鮭魚握壽司 #雖然很挑食但也很挑吃 討厭夏天因為曬太陽會過敏 MBTI測了無數次都依然是INFJ

您可能還想看

美食

基隆貓奴必訪「Doen豆隱咖啡自家烘焙」客製化烘焙風味層次自己選,2大店貓等你來擼爆!

2025 年 10 月 15 日
旅遊

國際級派對來了!2025島嶼生活節「海島連結」10/18-19和平島見!菲律賓樂團、韓國金音獎入圍者全到齊

2025 年 10 月 14 日
懶人包

不只市政府!29處基隆歷史建築大公開:從彩色漁港到山區佛寺、廢墟造船廠全收錄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熱搜

基隆醫療百年見證!衛福部基隆醫院行政大樓「近百年RC建築」最快2026登錄歷史建築

2025 年 10 月 13 日
旅遊

4千人齊跑!2025基隆城市半程馬拉松10/19開跑,完整交通管制時間、路段曝光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健康

10/10「心假」上路:台灣公務員每年增訂「身心調適假」3天免證明

2025 年 10 月 9 日
更多文章
Next Post

基隆貓奴必訪「Doen豆隱咖啡自家烘焙」客製化烘焙風味層次自己選,2大店貓等你來擼爆!

商品

焦點

一太e衛浴觀光工廠第二波出清特賣會登場!福利品下殺3折起,把握機會撿便宜!

by Joyce Lu
2024 年 7 月 1 日

最新消息

基隆貓奴必訪「Doen豆隱咖啡自家烘焙」客製化烘焙風味層次自己選,2大店貓等你來擼爆!

2025 年 10 月 15 日

10/30登場!基隆美術館年度重磅《WE ARE ME》聶永真操刀視覺、10國藝術家作品一次看!

2025 年 10 月 15 日

國際級派對來了!2025島嶼生活節「海島連結」10/18-19和平島見!菲律賓樂團、韓國金音獎入圍者全到齊

2025 年 10 月 14 日

連結在地生活、人物、文化、飲食、旅遊
深入更多的精彩。 

投稿文章:[email protected]
廣告刊登:[email protected]

關於海嗨
  • 認識我們
  • 團隊徵才
  • 商業合作
  • 認識我們
  • 團隊徵才
  • 商業合作
相關頻道
  • 基隆人日常
  • 基隆合購社
  • 基隆汐止買房事
  • 有間海鮮
  • 基隆人日常
  • 基隆合購社
  • 基隆汐止買房事
  • 有間海鮮
夥伴
  • 策展的人
  • 共創團隊
  • 專欄作者
  • 策展的人
  • 共創團隊
  • 專欄作者
社群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Line社群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Line社群
條款與政策
  • 服務條款
  • 隱私政策
  • 著作權聲明
  • 服務條款
  • 隱私政策
  • 著作權聲明
越在地,越國際
Copyright ◎基隆海嗨 KEELUNG HI HI
基隆海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回基隆
  • 焦點
    • 編輯專題
    • 懶人包
    • 人物專訪
    • 獨立觀點
  • 生活
    • 熱搜
    • 娛樂
    • 運勢
    • 攝影
    • 時光機
    • 愛做菜
  • 美食
    • 仁愛區
    • 中正區
    • 信義區
    • 中山區
    • 安樂區
    • 七堵區
    • 暖暖區
    • 基隆全區
    • 基隆周邊
  • 旅遊
    • 住宿
  • 健康
  • 房產
    • 新建案
    • 買屋
    • 租屋
    • 室內設計
  • 活動 & 講座
    • 青年實習
    • 地方型SBIR
    • 在地就學
    • 基隆公私協力候車亭計畫
  • 商品
  • 日常發揮

COPYRIGHT © 2020,KEELUNGHIH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