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多多少少有碰過異常掉髮的經驗,擔心自己會不會變成禿頭。我們需要先知道,人體的每根毛髮都有自己的生長週期,正常情況下,每天掉50-100根頭髮都屬於正常範圍內,不必太過擔心。但臺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彭家盈提醒,如果洗髮後發現排水孔的頭髮好像變多,或是梳頭時掉髮明顯增多,就要懷疑可能有異常落髮的狀況。
3種常見女性掉髮類型
女生雄性禿表現跟男生不同
彭家盈醫師提到,女生常見的落髮普遍用區域可分為瀰漫性掉髮(休止期落髮)、型態性掉髮(女性雄性禿)及局部掉髮(圓禿)。頭髮的毛囊平時是各自處於不同的週期,掉落的時間就可以錯開,不會同時掉很多。但如果因為某些原因讓毛囊一起進入休止期,那就會造成明顯的掉髮了,目前有兩種假設可以解釋這樣的狀況:
- 毛囊突然一起進入休止期可能是疾病相關(例如缺鐵性貧血、甲狀腺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突發的壓力事件。
- 毛囊一起延遲進入休止期,例如懷孕與產後。

雄性禿則為遺傳性落髮,女生的雄性禿表現跟男生不太一樣,掉落的範圍多在「頂部」及「髮漩」的位置,很少會影響到髮際線,而且也不太會全部掉光,而是看起來稀疏單薄,頭皮變得明顯。另外一個是圓禿,跟「自體免疫」系統有關,是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干擾了正常的頭髮生長週期,促使處於生長期的毛囊提早進入休止期。
解除根源是改善落髮的對策,還需改善生活作息、保養頭皮
彭家盈醫師也提出對於不同落髮狀況的因應對策:
1. 休止期掉髮
最重要的是找出並解除引發壓力的事件。彭醫師提醒,頭髮平均一個月只長一公分,若掉髮持續超過六個月,且呈現週期性起伏,可能已屬於「慢性休止期掉髮」。這種情況多半是壓力源持續存在或反覆發生,也有約三分之一的個案無法明確找出原因。
2. 女性掉髮常見原因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醫學中心主任張中興教授指出,臺灣女性掉髮超過五成與缺鐵有關。其常見原因主要可分為三類:
- 第一類為營養缺乏,尤以缺鐵、缺鋅或兩者皆缺最常見;
- 第二類為自體免疫疾病;
- 第三類則為甲狀腺功能異常所致。

3. 調整生活習慣
包括飲食補充、依身體狀況調整減重與運動強度、改善飲食內容等。
4. 調整作息
建議避免抽菸喝酒、減少熬夜與攝取刺激性食物,並適當排解壓力。
5. 頭皮保養
選擇適合自己膚質與髮況的頭皮保養品,有助於維護頭皮健康。

落髮問題未改善仍需就醫,適時補充維他命D
彭家盈醫師最後提醒仍需趕快就醫!一般來說,第一線的治療是在掉髮的地方局部注射類固醇,隔幾週注射一次,持續治療到開始長出頭髮為止。如果治療效果不彰或是病情嚴重,必須跟醫師討論其他的治療方式。另外有研究發現,圓禿患者體內的維他命D濃度,幾乎都比一般人低,缺乏維他命D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4.86倍,研判可能是造成圓禿的原因之一。
【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原文刊自【洗頭頭髮掉滿地? 專家解析「女性常見掉髮類型與對策」一次看懂】
女性掉髮常見問題FAQs
每天掉髮好像超過100根,這就是異常落髮嗎?
正常情況下,每天掉髮50-100根都屬於正常範圍。如果洗髮或梳頭時,掉髮量明顯比過去增多,讓您感到不安,就應懷疑可能有異常落髮狀況。建議可以觀察排水孔的髮量變化,如果持續增加,應盡早就醫檢查。
除了看醫生,還能從哪些方面改善掉髮問題?
改善生活習慣是基礎對策。首先要找出並解除壓力來源,避免熬夜、抽菸、喝酒。其次,應注意均衡飲食,特別是若被診斷出缺鐵,應根據醫囑補充鐵質。最後,選擇適合自己膚質與髮況的頭皮保養品,維持頭皮健康。
延伸閱讀
長輩說「不知道」是真忘?5大差異揭秘真假失智症,別錯把憂鬱當失智
10/10「心假」上路:台灣公務員每年增訂「身心調適假」3天免證明
戒酒後手抖、幻覺…醫揭恐怖「關鍵物質」:免疫系統竟會反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