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做為最靠近殖民母國的港口城市,「基隆」是許多日本人來到台灣的第一站,也因此成為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都市,繁華的盛況,堪比現在的台北鬧區。而當時創立的店家,有許多到現在都屹立不搖,例如1932年成立至今的「順利商店」,目前已經交由「曾孫輩」接手經營,這家傳承了90年的雜貨店,陪伴了好幾代的基隆人。
順利商店
三角窗店面存於基隆人記憶 老店新開精神不變
位在愛一路上的「三角窗」,相信許多基隆民眾都不陌生,一棟五層樓高的老式公寓,一樓的店面以灰色梁柱搭配紅白相間的遮雨棚,外牆上貼著斗大的「順利商店」招牌,是基隆人的共同記憶,雖然商店已經搬到了鄰近巷弄裡的新地點,但不變的是,順利商店服務的熱忱和務實的精神。
順利商店第四代老闆賴威如表示,曾祖父1932年開店初期,店名原為「賴成利」其實是買賣碗盤為主,當時有街訪鄰居建議,可以進一些雜貨、乾糧來賣,因緣際會下,才從碗盤店轉型成了「雜貨店」。曾祖父退休後,將「賴成利雜貨店」分成了三家店,包括愛一路上的「順利商店」,以及孝一路上的「美豐商店」和南榮路上的「厚昌商行」。
祖父曾經歷雜貨店鼎盛時期 今昔對比生意大不如前
其中順利商店交給了賴威如的爺爺經營,並且延續雜貨店生意;美豐商店交給二叔公,轉型成烘培材料行;厚昌商行則交給三叔公經營,還研製出基隆在地人熟悉的「三角窗米粉」,雖然目前已經歇業,但賴威如將三角窗米粉的招牌和製作技術保留了下來,期盼能與順利商店一同傳承。
賴威如提到,爺爺經營時的順利商店,是雜貨店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有許多離島和外縣市顧客,都特意來到基隆,就是為了和順利商店買貨,而當時產品進貨甚至要用20台人力車才載得完,就連交易的錢都要用麻布袋裝,可見生意有多麼興旺。不過,隨著大型零售通路發展迅速,民眾消費習慣改變,雜貨店成了大家口中「沒落」的產業,這也讓賴威如感觸良多地表示,「現在的生意跟以前當然沒得比!」
不求轉戰網路拚業績 只盼保留與客人互動的「人情味」
年輕一輩在外讀書、工作,有了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知識後,多半對於傳統產業失去熱情,但賴威如憑藉對這家店的「使命感」,決定留在基隆、經營順利商店。自幼看著爺爺、奶奶經營雜貨店,他耳濡目染地學會經商,但因為爺爺逝世,讓年僅16歲的他只好暫時放下學業,留在店裡幫忙,而在當兵退伍過後,24歲的賴威如重拾學業就讀高職,也一度考上台北商專(現國立台北商業大學),但在多方考量下,最後仍選擇回家幫忙經營雜貨店。賴威如坦言,10幾、20歲的年紀,並沒有想得很遠,當時還認為這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但隨著時代變遷,順利商店也失去了許多老顧客。
許多雜貨店在大環境所逼下,都在尋求轉型,不管是轉戰網路或者外送,試圖在知名零售企業當頭的年代分一杯羹。但賴威如卻想保留「與客人互動的人情味」,「誠信」是他的堅持,也是他對順利商店負責的方式。雖然會擔心生意不佳影響生計,但在買賣的過程中,與客人建立信任感,同時減少買賣雙方對產品的認知差異,聽到客人稱讚,從順利商店買到的產品質量很好,就是支持他繼續經營的動力,從精緻化店內商品著手,與其他店家打出差異性,憑藉對品質的堅持,順利商店在找回老顧客的同時,也開發出了新的客群。
一生奉獻只為「使命感」 率領老店走入百年
老店之所以能夠叫作「老」店,靠的就是傳承,至於順利商店是否會再交棒給下一代,賴威如僅表示,自己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順利商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自己的路,而回首20多年來的甘苦,其實都是為了對得起「順利商店」這個養活賴家子孫的招牌和精神,他也將這份對先人的感念,化作經營的力量,帶著順利商店邁向百年。
延伸閱讀
自成一格的美食小天堂!「三沙灣中船社區」每家店都是兒時記憶中的老店|獨立觀點
基隆百年老店「連珍糕餅」:除了團購明星芋泥球,也很推芋泥蛋糕、西米露、雪花糕!
創立於民國37年的老店「大白鯊魚丸」位在慶安宮媽祖廟對面,讓大家24小時都能吃到豆干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