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不能離、離不了婚」的時代要結束了!行政院會今日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草案,重新定義台灣的婚姻制度。新制最受矚目的是「分居條款」:未來只要5年內分居滿3年,就能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請,不必再在法庭上苦苦追究誰的過錯。另一個重要變革是贍養費制度:若收到贍養費的一方想展開新生活、再婚時,就必須放棄原本的贍養費。這次修法範圍廣泛,共修正12條、新增5條規定,為台灣70年的婚姻制度寫下新的一頁。
台灣婚姻制度重大變革!民法修正草案通過
放寬離婚條件 保障婚姻自主
修法源於憲法法庭去年3月的違憲判決,不再限制婚姻破綻有責方不得訴請離婚。新制除了增訂「5年內累計分居期間達3年」可提起離婚訴訟外,也新增「公平條款」,賦予法院裁量權:若認為離婚對拒絕方顯失公平,得基於維持婚姻必要而駁回離婚之訴。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此次修法旨在回應憲法法庭判決,同時確保離婚後弱勢一方權益,並維護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法務部指出,修法刪除現行法中「不治惡疾、重大精神病、生死不明逾3年」等實務上已少有適用的離婚事由。

贍養費制度重整 符合CEDAW精神
在贍養費制度方面,新制大幅放寬請求條件,刪除「無過失」及「裁判離婚」等限制,以符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精神。除了生活困難外,離婚時就業能力減損或就業機會減少者,也可請求贍養費,避免經濟弱勢方在婚姻結束後受到衝擊。
不過,新制也訂定多項減免條款:若贍養義務人因此無法維持生活或履行對直系血親的扶養義務,可減輕或免除其義務。另外,若贍養權利人對義務人或其直系血親有虐待、重大侮辱等不法侵害行為,法院也可依職權減輕或免除給付義務。
值得注意的是,新制明定贍養費請求權時效為2年,且若收受方再婚或死亡,前配偶即無須繼續給付。法務部次長黃世杰解釋,參考瑞士、德國法例,此規定旨在讓離婚後關係單純化,採取「乾淨分手」原則。

強化財產分配透明度 調整扶養順序
修法加強夫妻財產分配的透明度,明定請求剩餘財產分配時,可要求對方提供財產清冊及相關文件。在扶養制度方面,新制將直系血親「尊親屬」及「卑親屬」的扶養義務及受扶養權利順序調整為同一順序,以維持世代間的平等關係。
本次修法可溯及既往適用,法案送交立法院後,法務部將積極與朝野黨團溝通,盡速完成立法程序。這項改革被視為台灣婚姻制度的重大進展,為離婚雙方提供更合理、更具保障的法律框架。
離婚贍養費常見問題FAQs
分居多久可以訴請離婚?
根據民法修正草案,夫妻在5年內分居滿3年,即可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請。
贍養費的請求條件是什麼?
新制大幅放寬贍養費請求條件,刪除「無過失」及「裁判離婚」等限制,除了生活困難外,離婚時就業能力減損或就業機會減少者,也可請求贍養費。
贍養費給付到什麼時候?
新制明定贍養費請求權時效為2年,且若收受方再婚或死亡,前配偶即無須繼續給付。
延伸閱讀
從基隆出發,打造法律服務新模式:「恆嵂律師事務所」吳恆輝的返鄉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