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次的黃秀琴,笑容可掬,聲音溫暖有朝氣,是鄰里眼中個性和善敦厚的好奶奶。
秀琴在8、9歲時曾經歷過戰爭,當時住在九份的她,生活艱苦,每天早上五點就得背著行李到雙溪、牡丹溪疏散避難,以免被流彈波及受傷。「疏散時沒有東西吃,就要自己準備一些黃金跟農夫換米,晚上只能用稻草鋪在竹子上睡覺,也沒有機會再讀書了。」秀琴描述當時驚險場景與生活困難。
黃秀琴
戰爭歲月危機四伏
平安度過戰爭年代後,秀琴於21歲結婚,丈夫在港務局擔任工程師,平常準時上下班,只當需要進行建港工程時,才會到其他縣市出差,秀琴也會跟著丈夫一起暫居外地。「興建台中港時,當地沒有港務工程師,先生被公司調派去台中好多年,我們還在當地租房子,小孩交由父母照顧,只有假日才有時間回基隆。」秀琴述說。
秀琴一家,原先在基隆仙洞國小旁宿舍住了20餘年,當時的住處極為熱鬧。「以前在仙洞老家時,前門打開就有球場、福利社,後門打開就是菜市場、國小,只需要走一小段路,就能看見防波堤和沙灘,可以抓螃蟹、蝸牛,當時港務局也有交通車送我們到市區附近的海港大樓,很方便。」秀琴回憶過往時,對於當時場景仍歷歷在目。
難忘的兒時記憶
秀琴的女兒王蘭君與王桂芳,也相當懷念小時候的生活。「老家門前,有半個足球場大的空地,小朋友們會在空地玩躲避球、棒球、籃球。以前本省人和外省人還會在空地打『火戰』,手持火把互相車拼叫囂。當時女生都不能出門,只能趴在圍牆上觀戰,只要自己人贏了就會拍手。」王蘭君一面懷念當時景況,一面感嘆兒時回憶不再。當時的大空地還會舉辦廟會,搭建出兩層樓戲台表演歌仔戲,是當地居民難忘的共同記憶。
秀琴42歲時,搬到高遠新村居住,經常參與里長舉辦的活動,結交朋友。「里長對我們特別照顧,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幾次先生中風時,小孩不在身邊,是里長幫我送醫的。所以里長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都會做,不論是協助里民活動,或是幫忙帶里長的孫女,我都說好。」秀琴笑說。
待人和善,總是笑臉迎人的秀琴,經常出現在鄰里大小活動中,兒女也經常回家探望,山上的生活相當溫馨幸福。
延伸閱讀
基隆勝利巷「文化美容院」不只做美髮也賣泡菜,店主韓國奶奶黃太任遠嫁台灣逾50年
基隆市區「東山木材行」傳承二代逾50年,老闆娘憶當年:田寮河上滿滿浮木
仁三路巷內「振高商行」傳承3代的兒童車行,老闆:基隆生育率低不排除10年內面臨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