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中元祭的最大盛事「放水燈遊行」,已經在8月17日順利落幕,不過討論溯水燈的歷史與科儀,可以說是完全不會過時。
當今學者普遍認為水燈的習俗來自於印度教或佛教,在印度的傳統節日,例如「排燈節」也有放水燈的文化,呈現「光明戰勝黑暗、善良打敗邪惡」的寓意。佛教創立後,也有放水燈祭祀河神的習俗,佛教也有為墮入「餓鬼道」的好兄弟減輕痛苦「盂蘭盆節」。在傳入中國後,這兩項習俗也漸漸結合在一起。
放水燈的起源與演變
以中國歷史來看「放水燈」可以追溯到唐朝,但當時不只中元節放水燈,元宵節(上元節)也會放水燈,共同目的都是為了為好兄弟「照冥」引路。宋代以後,放水燈變成中元節重要習俗,從皇室到平民都維持著這個傳統,並保持至今,甚至周邊的朝鮮半島、日本都有這樣的習俗。
基隆雞籠中元祭的水燈盛事
明鄭以後,台灣成為漢人為主的社會「放水燈」也變成我國的固有文化。讓仍遊蕩於民間的好兄弟找到普渡的祭品,在飽餐後能有機會進入輪迴。直至今日,基隆舉辦的「雞籠中元祭」也迎來170年歷史,其中的放水燈環節已成為國內年度的宗教盛事,陣仗之大,因此與雲林的虎尾中元祭共享「北基隆、南虎尾」的美稱。
生人勿近!孕婦、小孩應迴避
放水燈時的畫面相當幽美,但歸根結柢它們仍是為了好兄弟引路明燈,所以千萬別太過靠近、也別碰觸。為避免胎中寶寶受驚,還有小朋友嬉鬧吸引了好兄弟,兩類民眾應盡量迴避。
「雞籠中元祭」的放水燈活動已於17日結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還能看到街上準備普渡的民眾,一直到國曆9月3日,老大公廟將關龕門,為中元節的一系列活動即將畫下句點。
放水燈常見問題FAQs
為什麼中元節要放水燈?
放水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教和佛教,傳入中國後,結合了中國傳統的祭祀習俗。中元節放水燈,主要是為了引導好兄弟找到普渡的祭品,並幫助他們找到回歸的路。
放水燈有什麼禁忌嗎?
放水燈時,一般人應避免過度靠近或觸碰水燈,以免驚擾好兄弟。孕婦和小孩應盡量迴避,以避免影響胎兒或嚇到小孩。
中元節放水燈的文化意義是什麼?
中元節放水燈不僅是宗教儀式,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展現。它反映了人們對祖先和亡者的敬畏之心,以及對生命輪迴的信仰。
延伸閱讀
鷄籠中元祭170年:藝術大師何曉玫引領新視界,特技彈跳獅陣引爆視覺震撼!
迎170周年!「2024雞籠中元祭」High翻農曆七月,放水燈、普渡時程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