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象徵吉祥的龍年,本應帶來一波「龍寶寶潮」,然而現實卻不盡人意。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台新生兒僅12萬2360人,比去年同期少了1萬3211人。儘管11月新生兒數達1萬2557人,創下今年單月新高,但距離去年總數13萬5571人仍有一段距離。12月的新生兒數字成為是否打破連9年下降的關鍵。
其中,基隆出生率以千分之4.94敬陪末座,平均每千人僅有4.94名新生兒,位居全台最末。不僅如此,基隆的數據與嘉義市、新北市等其他城市拉開顯著差距,長期低迷的出生率已成為少子化問題的縮影。
龍年不靈!台灣新生兒再創新低
出生率低!基隆的少子化挑戰
基隆市的人口結構問題尤為顯著,全市總人口僅約36萬人,出生率長期處於低位,少子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深遠。
居住成本高、托育資源不足
居民普遍反映,居住成本高、托育資源不足、工作機會有限等問題,導致年輕人不敢生、不願生。
工作機會有限
再加上大量青壯年流向外地,基隆的適婚人口進一步減少,生育意願難以提升。

總人口數持續縮減 每天減少33人
不僅新生兒數字不理想,台灣總人口也已連續11個月負成長。截至11月底,全台總人口為2340萬2795人,平均每天減少33.37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萬2213人。
此外,11月全台死亡人數達1萬5632人,粗死亡率為千分之8.15,顯示人口老化趨勢持續加劇。死亡率最高的縣市依次為嘉義縣、雲林縣與台東縣,最低則為金門縣、新竹市與桃園市。

三大年齡層人口比例失衡,長期挑戰難解
少子化與高齡化並存
截至11月底,台灣0至14歲人口僅占總人口的11.73%,15至64歲人口為69.15%,而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比達19.11%。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嚴重,對未來的社會結構與經濟發展形成長期挑戰。
基隆市作為出生率全國最低的城市,如何創造更友善的生育環境、提升年輕人的生育意願,並改善托育資源和生活條件,將成為政策規劃中的重要課題。
基隆出生率常見問題FAQs
為什麼台灣的出生率這麼低?
台灣的出生率低主要受到經濟壓力、高房價、托育資源不足、工作不穩定等因素影響。
少子化對台灣的影響有哪些?
少子化會導致勞動力短缺、消費市場萎縮、社會福利支出增加、人口老化加劇等問題。
政府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少子化問題?
政府可以透過提供生育補助、增加托育資源、提高薪資、改善居住環境、鼓勵彈性工作等方式來改善少子化問題。
延伸閱讀
龍子效應不再!基隆生育率「生不如死」全台吊車尾,人口持續負成長
「隆翔筆墨莊」基隆唯一手工胎毛筆專門店,吳師傅製筆30年替新生嬰兒留紀念
基隆結婚率全台倒數第一!人口數下修36萬人,老年人口是幼年人口的將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