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內豬隻疑似驗出非洲豬瘟案例,基隆市政府全面啟動防疫應變措施。環保局宣布,即日起廚餘不再送往養豬場,將統一高溫銷毀;教育處亦同步指示學校,於農業部管制期間內「視情形調整菜單」,以維護學生健康與均衡營養。
基隆廚餘處理大轉變「高溫銷毀」應變計畫
阻斷病毒傳播鏈:廚餘全面改採高溫銷毀
基隆市環保局為有效管理廚餘去化作業,避免疫情擴散,今日宣布啟動應變機制。環保局長馬仲豪表示,所有經清潔車收集的廚餘,將不再送往養豬場再利用,而是由環保局統一運送至焚化廠進行高溫銷毀。
回收方式不變,瀝乾水分是「新要求」
馬局長強調:「市民朋友與各機關學校的廚餘回收方式均維持不變,請依照現行清運時間及路線照常排出。」本次調整的僅為廚餘的「最終去處」,市民的配合仍是防疫關鍵。
清潔隊隊長徐晉旺特別提醒市民,廚餘改為焚化處理,務必將水分充分瀝乾後再行丟棄,以避免產生異味、二次污染,並有效減輕焚化處理負荷。
同時,環保局同時呼籲大家實踐「吃多少、煮多少、買多少」的惜食理念,從源頭減少廚餘量。

教育處:學校午餐菜單彈性調整,營養均衡不中斷
因應農業部後續的禁運禁宰及禁止使用廚餘養豬等管控措施,基隆市政府教育處亦同步回應,要求學校午餐持續注意食材供應與安全。
加碼政策奏效:CAS豬肉使用與溯源嚴格把關
教育處強調,基隆市自113年起即透過加碼20元政策,於契約中要求學校午餐一律使用CAS豬肉,學校廚房及團膳持續依照契約,嚴格把關食材溯源、來源及豬隻健康。

替代食材上陣:雞肉、豆製品確保學生「蛋白質」充足
為確保學生用餐營養充足及均衡,教育處已要求學校午餐於農業部管控期間,視情形調整菜單,彈性以雞肉、雞蛋、豆製品、奶製品等蛋白質含量高食材替代供應,維持學生的用餐品質。
非洲豬瘟常見問題FAQs
基隆市廚餘回收的方式和時間是否會因為改為焚燒而改變?
基隆市環保局表示,市民朋友與各機關學校的廚餘回收方式、清運時間及路線「均維持不變」,唯一改變的是廚餘的最終去處,將統一送至焚化廠進行高溫銷毀。
廚餘改為焚燒處理後,市民在丟棄廚餘時需要注意什麼?
市民務必特別注意**將廚餘的水分「充分瀝乾」**後再行丟棄。這有助於減輕焚化處理的負荷,同時也能避免產生異味和二次污染,是配合防疫的關鍵小細節。
延伸閱讀
基隆必吃早午餐Brunch!輕食吐司、超澎拜拼盤、素食套餐推薦
6、7年級生校園午餐吃什麼?網回味「螢光咖哩飯」還要搶買便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