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住在台北,我其實很少在台北吃海鮮。不在台北吃海鮮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家裡窮,而是因為台北的海鮮文化與基隆並不相同。多數台北人的海鮮飲食,沒辦法符合我的個人體驗。
當然,不是說每個基隆人都對海鮮有興趣,況且靠海邊也不見得就一定要吃魚,但是我家的阿公顧漁船、兩個阿伯、一個阿叔當漁船船長,只有爸爸是基層工人,他們每次回來,都會帶「一些」漁獲回家,在家學淵源,耳濡目染下,多少對於吃海鮮這件事,還是會有一點堅持。畢竟,海鮮是我們的日常。
可是,說是日常,也不是海洋文化。台灣四面環海,號稱漁業大國,吃的海鮮數量將近全球平均兩倍,每年都有許多的「 XX祭」,但完全沒有海洋文化的影子,許多祭的重點就是推銷特定海鮮產品,至於敬海的儀式、觀念與傳統付之闕如,頂多叫做海鮮文化。
可是,真要講海鮮文化,也很莫名,魚的種類、習性、烹調方式、歷史,對於饕客而言,一點也不重要,不該用炸的,也炸的開心,不該吃的,也沾沾自喜的猛吃,不對季節、應該放生的,也大小通吃無一倖免。
對一個資深的和平島民來說,這40年以來其實變化很大。至少,小時候吃的魚,都已經有很不一樣,甚至開始大量進口外國漁獲,我們餐桌上的魚,七成來自東南亞、中國,或者是本土養殖,台灣的本土野生魚類,數量與種類都越來越少。
例如小時候,白鯧,雖然比較貴,但也還有機會買到,現在幾乎都得要從印度捕撈。龍蝦,本港龍蝦開始變少,澳洲養殖龍蝦增加。現在真要去採購,鮪魚、旗魚、豆腐鯊、鮭魚、黃魚、石斑、紅魽、赤鯮、鯖魚、竹筴魚等等,大部分的種類就這幾種,其餘都是外國進口魚類。
當然,不要計較自己到底吃了什麼,倒也無所謂,反正就是海鮮。不過,嚴苛的和平島民如我,對於這樣的「文化」倒是很不習慣,因為變化真的太多。例如,有幾種小菜,近年來我在台北是看不到的。
第一種是醃漬小卷,爸爸說這是「小卷仔給」,給,應該是醃漬物的意思,小卷、辣椒、蒜頭、蔥、鹽、酒,就可以做出非常下飯的小物。
第二種是白底仔,也就是白底蟹。這種螃蟹的底部是白色的,個頭都不大,盛產在端午節到中秋節之間。目前無法養殖,只能野生,所以數量不多。通常這種螃蟹也是醃漬,把蒜頭、辣椒、醬油、米酒、螃蟹放在一起,醃漬幾天,就可以生吃了。
第三種是青荻仔。這種海藻,現在拿來釣魚比較多,據說吳郭魚很喜歡吃,但是我也很喜歡。小時候,媽媽會把海藻、蒜頭、辣椒、鹽放一起,然後變成另一道涼拌菜。
這三道菜,現在很少看得到。當然,我的味覺記憶還在,或許有天可以復刻看看,但是這些菜,對於不是住在海邊的人來說,可能無法體會那種情感。
我吃的不是海鮮,是一種回憶。是家裡還很窮的時候,爸媽自己想辦法學會做小菜、生魚片、阿伯阿叔給的漁獲,努力變出一堆好料的記憶,那大概已經變成一種隱藏在體內的飲食基因,即使以後在台北生活,也很難改變曾經在基隆生活的習性。例如:
1. 冷凍的海鮮,除非是活凍,否則不會比現流的好吃。特別是螃蟹,請不要冷凍,否則很難入口。
2. 原則上,和平島民能吃海水魚,就不吃淡水魚。淡水魚有一種特殊的土味,除了香魚以外,大部分做紅燒居多。
3. 一邊吃完,才能翻面,我們家倒是不忌諱翻魚等於翻船,但是還是要清乾淨,才能吃另一面,不可以浪費。
4. 吳郭魚不是海鮮!那只是魚。吳郭魚雖然也有半鹹水的養殖方法,但是主要都是淡水養殖居多,很多吳郭魚是有土味的,不能上我家餐桌。
5. 要在對的時間吃適合的海鮮。例如三點蟹、花蟹、海膽,都有適合吃的季節。不對的季節吃不適合的海鮮,也不會怎樣,但就是不環保、不好吃而已。
6. 抱卵的海鮮,請不要捕撈、不要吃。太小的也是,請留給他們長大的機會。
7. 不是所有海鮮都可以生吃,「生猛」這種概念,請不要跟海鮮連結起來,料理方法錯誤,是會生病的。
8. 只要新鮮,蒸煮、烤、紅燒、炸、煮湯,不管哪一種做法都很好。在我的經驗裡,清蒸是最好的,炸是最糟糕的。
炸魚?炸螃蟹?炸戴殼蝦?在某些基隆人的看法裡,就是不新鮮才會使用的口味重料理。
9. 吉古拉不是黑輪,我家已經達到吉古拉財富自由!我是不會告訴你們,和平島的吉古拉名店在哪裡的!
10. 我們是四面環海、有高山、有大海的國民,請珍惜海洋資源,重視海洋文化。
同場加映:
內行的才知道!基隆特製海味下酒菜:老饕揭「白底仔」是海邊人最愛,這個季節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