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孩子們在海邊嬉戲、玩水的照片,是夏令營活動嗎?不,這其實是一場由在地居民自發性舉辦的淨灘活動,其中發起人識名万里子(Mariko)以及Ruby,兩位「遠」道而來的基隆媳婦,兩位鄰居雖都不是基隆人,卻因「海洋」結緣,加上兩家孩子年齡相仿,成為彼此的好友,更在照顧基隆這片海域不遺餘力。
比基隆人更愛基隆 定居港都感受台灣熱情與友愛
目前擔任海洋大學德文教師的識名万里子(Mariko),德日混血的她,在德國出生長大,後來舉家搬到日本,與同是日籍的丈夫因從事珊瑚研究工作,定居基隆已12年,回想剛搬來台灣的時候,因孩子還小,自己一句中文都還不會說,居住的地方很少日本人,身邊唯一能溝通的對象只剩下丈夫及小孩,難免會感到辛苦,但很幸運地認識友善的社區鄰居-Ruby,她曾在加拿大工作與居住過,後返台定居基隆,兩人開始交流語言,對此Mariko開心地表示:「在我的人生中經歷過許多國家,但只有台灣,是熱情地歡迎日本人和外國人」
帶孩子認識海洋 順手撿垃圾珍愛環境
去年(2021)疫情嚴峻之際,因配合防疫政策改為線上課程,Mariko認為長時間面對螢幕學習,對身體的發展似乎有一點限制,而居住地點剛好離海邊很近,於是就決定帶孩子們每日早晨6點鐘到海邊報到,除了活動身體,順便撿拾岸邊的垃圾。
「大海串聯了全世界,我們不能覺得『這裡是台灣的海,我又不是台灣人,這些污染與我無關。』我們所有人應該要把這個當作全球性的問題看待。」Mariko表示,即使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有限,甚至定期的淨灘活動也可能種種因素無法如期舉辦,但這不意味著你什麼都做不了,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垃圾減量」,來達到相同的目的,這一切不只為了讓台灣的海攤潔淨,也是為了整個世界的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
從順手撿垃圾慢慢發酵 自主發起淨灘活動
而這一些善舉,也漸漸感染到當地的居民,Ruby笑道:「那些每日晨泳的阿伯看到日本人都在撿了,想說我們台灣人怎麼能不撿呢?不能漏氣!」於是也加入了每日早晨例行的一道風景,有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淨灘的行列。Ruby也說,其實對此她也是感到詫異的,因為在過去台灣人的思維中,這些海洋廢棄物的清潔應該都是交給政府來處理、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想到要主動挽起袖子來撿拾垃圾,甚至最後還有議員自發性地加入淨灘的活動。
「我們一開始並不知道張淵翔是議員,以為他就是一個熱愛大海的Uncle(叔叔),而且日語說得非常流暢的大叔。」Mariko說,初見的時候,張淵翔操著一口流利的日語對她們表示感謝,一開始她覺得很奇怪,後來才知道那是身為在地市議員,為同在基隆這塊土地的珍惜而感到感謝,同時也非常地訝異會有政治人物願意彎下身實質地做出行動。
海洋知識豐富 成孩子的大海教科書
「我們真的沒有想到會有政治人物願意投身去做,而且是真正挽起袖子和我們一起參與。」Ruby提到,像她們為了要讓更多人注意到海洋環境的重要性,她們和孩子們一起籌畫的淨灘活動,張淵翔也主動提資源和協助,帶她們的孩子從事水上活動、認識海洋生物,成了孩子們認識大海的人體教科書。
「張淵翔真的對海洋很有熱忱,也具備很多海洋相關的專業,我們從他身上也獲取很多關於海洋的知識。」除此之外,她們也提到在近期的選舉政見中,也可以看到張淵翔議員在「海洋保育」的政見也有大量的著墨,在臉書上也可以看到他親自穿著潛水裝備、下海打撈漂浮垃圾的身影。
套一句張淵翔曾說過的話,「基隆人過去以海維生,海洋孕育我們基隆人,該是時候換我們一起保護海洋了!」也呼籲大家可以透過各項行動來散播海洋永續的種子。
延伸閱讀
雨都缺水成新常態?中正區議員張淵翔提「海綿城市」解方,腳下就是水庫!
基隆在地人帶路!解鎖11個網美IG打卡熱點:百年防空洞、基隆燈塔、八斗子看海秘境
基隆改變有感?網友大讚市容變美、公車優化,但汽機車違停、併排等問題仍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