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是華人重要的傳統習俗,蘊含著對祖先的追思與敬意。然而,祭祖過程中存在諸多禁忌與講究,稍有不慎,恐觸犯禁忌,影響運勢。以下為基隆海嗨編輯室整理的清明掃墓10大禁忌與習俗,幫助大家了解掃墓時應避免的行為,以及如何趨吉避凶。
清明掃墓禁忌!10大習俗趨吉避凶
一、哪些人不宜掃墓?
以下四類人建議避免前往墓地,若無法避免,可攜帶避邪物護身:
- 孕婦及身體虛弱者(如剛生病或術後康復者):掃墓可能消耗陽氣,導致身體不適。
- 準備結婚或剛結婚的新人:恐因「沖煞」影響喜氣。
- 6歲以下幼兒:墓地環境不適合幼童,且民俗認為幼兒陽氣不足,易受靈異影響。
- 80歲以上長者:舟車勞頓可能加重身體負擔,且磁場較弱,易感不適。 若無法避免,可攜帶避邪物(如艾草、芙蓉葉、玉佩或平安符)護身。
二、掃墓穿著禁忌
- 服裝:應穿樸素素色衣物,避免紅色、紫色等高彩度或暴露服裝,以示尊重。特別注意不要穿黑色,因可能吸引虎頭蜂攻擊。
- 鞋子:避免穿新鞋,因「鞋」與「邪」諧音,恐招邪氣。

三、掃墓時間宜早不宜晚
最佳掃墓時間為上午7點至下午3點,此時陽氣充足,避免下午3點後及黃昏前往。黃昏後墓地視線不佳,易發生意外。若時間過晚,回家前可輕拍肩膀,去除墓地氣息,並避免逗留過久。
四、香不可插在供品上
祭祖時,香應插入香爐,避免插在供品上。插在供品上象徵普渡,而非專敬祖先,恐影響祭拜心意傳達。
五、供品水果禁忌
準備供品時,應避免以下水果:
- 成串水果(如龍眼、荔枝、葡萄):聯想到「厄運連連」或台語「死成串」,不吉利。
- 香蕉、李子、梨子、鳳梨:諧音似「招你來旺」,恐召來靈體。
- 多籽水果(如番茄、芭樂、百香果):消化不易,被視為不潔,且有「多心」之意。
- 空心水果(如蓮霧):象徵「無心」祭拜,不敬。
- 氣味濃烈水果(如榴槤):味道刺激,不宜祭祀。
- 釋迦:外觀似佛像頭部,可能被視為不敬。

六、掃墓不宜拍照或錄影
墓地為靈體聚集處,拍照可能捕捉靈異影像,恐影響運勢。若需紀念,可在墓區外合影,避免對墓碑直接拍攝。如不慎拍到異常畫面,應立即刪除並焚香祈求祖先庇佑。
七、勿直呼全名
在墓地避免直接喊他人全名,恐被「好兄弟」盯上,建議以綽號或親屬稱謂代替。
八、紙錢飛散別去撿拾
若紙錢被風吹到他人墓地,就當作已是別人的東西,不宜隨意踏入他人墓區取回。燒金紙時,別為了讓它燒得更快而攪動燃燒中的紙錢,以免「打擾祖先收錢」;同時,這也能避免紙錢四處飛散,減少引起火災的可能。

九、掃墓後淨身
掃墓後建議先到熱鬧處(如餐廳)散去陰氣,再回家。回家前可拍去身上灰塵,用艾草水或鹽水洗手洗臉。若感到不適(如頭暈、昏睡),可用鹽、米與米酒淨身,或到廟宇收驚。
十、避免探訪設祖先牌位的朋友家
清明期間,若朋友家供奉祖先牌位,不宜拜訪,以免影響其氣場或自身運勢。如需前往,建議白天探訪,進門前默念「叨擾了」,離開時輕聲告別。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延伸閱讀
114年基隆清明掃墓攻略:交通管制、環保祭祀、便民服務全指南
「基隆草仔粿、潤餅」哪裡買?清明節祭祖流程、禁忌、供品準備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