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會問:「孩子要不要送去雙北讀高中?」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對升學資源、校風、未來發展的擔憂。台北名校雲集,資源看似更豐富,競爭氛圍更濃。但這場「北漂求學」的決定,真能換來孩子的未來嗎?還是說,留在基隆,才是未被發現的起跑線?
點我看文章 ▶️【2025最新】基隆高中升學管道全攻略:免試入學、特色招生一次看懂
基隆高中在地就學優勢: 通勤、費用、升學效率全解析
114年基隆繁星推薦成績耀眼,教育處推出「繁星培育專案」,目標讓在地錄取率再提升10%。留在基隆讀高中,可能不只是省時省力,而是孩子未來的勝利隱形起跑線。這篇專題將從交通便利、家庭陪伴、低成本、升學效率與在地就學政策五大面向,帶你重新認識基隆的教育價值。

通勤差距:50天vs.15天,時間就是競爭力
通勤時間,是基隆與雙北最大的差異。基隆高中二年級的蘇庭以曾以國中會考35.8的高分(滿分36)錄取北一女,她試著從安樂區搭公車轉捷運到台北,來回花費3小時。她原計畫在車上讀書,但試了一週後坦言:「早上6點起床,精神不濟,根本讀不下去,撐不了3年。」最終,她選擇媽媽開車10分鐘到基隆高中。二信高中張粲禾同學考量通車時間不划算,放棄北一女選擇就近就讀,114年學測考出58級分佳績。暖暖高中邱意方則透過直升節省通勤時間,穩紮穩打獲得優異表現。
根據基隆海嗨編輯室推估,若前往台北就學,每天往返約2小時,三年累計約1,200小時,等於50天;而在基隆,平均通勤不超30分鐘,三年僅約15天。這35天的差距,對高中生來說可能是多準備10次模擬考,或多參加幾場全國競賽。時間,正是基隆學生的隱形競爭力。
家庭陪伴:穩定成長的無形支柱
留在基隆就學,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孩子能每天回家。基隆的地理特性,讓這份陪伴成為可能。蘇庭以提到,選擇基隆高中後,她能每天與家人吃飯聊天,減輕升學壓力。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2025年的「大基隆留才計畫」也特別強調在地就學的多項優勢,鼓勵學生留在熟悉的環境,減少適應新環境的壓力,從而專注於學習與興趣探索。

低成本:省下20萬,轉化成教育投資
經濟考量,是家長決策的重要因素。若赴台北就學,住宿費每月約1萬、交通費每年約2萬,三年下來至少20萬。基隆就學則大幅降低這些開支。許多基隆家庭將這筆錢轉投入才藝課程或數位設備,為孩子打造更豐富的學習資源。低成本不代表低回報,而是讓教育投資更靈活。
升學效率:繁星與特色課程的在地紅利
基隆的升學實力正在顯現。114年大學學測放榜,基隆市普通型高中表現優異,自然組高分群落在46至59級分,社會組高分群落在48至58級分。如二信高中曾竹慧以59級分展現實力,她國中會考5A++本可進北一女,但選擇直升二信,認為「繁星是絕佳機會」;安樂高中許又文數A滿級分,未補習即獲佳績;基隆高中李翔恩在2023 GMEC數學菁英賽獲銀牌,學測數A達前標;蘇庭以也計畫用繁星衝頂大,她的哥哥已透過此管道進政大資管系。
基隆學校的特色課程更添優勢。基隆高中數理實驗班讓蘇庭以設計「愛的轉圈圈」實驗,參加全國競賽。教育處的「繁星培育專案」從國中開始輔導,目標讓錄取率再增10%。從基隆起步,頂尖大學觸手可及。

基隆教育處積極推動在地就學政策,鼓勵學生留才本市
基隆市政府育處近年積極推動「大基隆留才計畫」,透過升學說明會、親師座談與數位平台,協助家長了解在地資源。教育處徐嬿立處長表示:「基隆高中生在繁星計畫表現優異,證明在地就學的用心。精緻教學讓老師照顧每位學生,提升教學品質。」114學年將持續強化課程特色,提供更多升學輔導,讓基隆孩子在自己的城市找到最佳舞台。
基隆的起跑線,重新定義選擇
留下來讀基隆在地高中,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用更少的代價換來更大回報。35天的時間紅利、家庭的溫暖支持、低成本的靈活投資,加上繁星推薦的升學加持,基隆正在用實力證明在地教育的價值。下一章,我們將深入「基隆11所高中+1所五專的特色」,看看這些學校如何為孩子鋪路。基隆的教育故事,等你來發掘。
在地就學常見問題FAQs
相較於到雙北讀高中,留在基隆就學最大的時間優勢是什麼?
根據推估,留在基隆讀高中三年可省下約35天的通勤時間,這能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準備考試或發展興趣。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如何鼓勵學生留在基隆讀高中?
教育處推出「繁星培育專案」,目標提升在地錄取率,並透過升學說明會、親師座談與數位平台宣導在地就學的優勢
延伸閱讀
【2025最新】基隆高中升學管道全攻略:免試入學、特色招生一次看懂
放棄北一女選擇在地就學!基隆二信高中學生學測59級分,創造升學新優勢
基隆在地就學勝算高?校長揭秘:外縣市競爭激烈,暖暖安樂課程助夢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