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海嘯是地震後許多民眾關注的焦點,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南亞大海嘯造成至少30萬人罹難,2011年日本東北311大地震同樣伴隨巨大海嘯罹難人數超過2萬人;而4月3日台灣東部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基隆震度達4級,造成危老建築磚瓦掉落,部分公寓嚴重裂損,引發民眾恐慌,有民眾擔心基隆是否可能會有海嘯發生危機,雖然當天地震發生過後,基隆港一片風平浪靜,但早在2004年就有氣象專家表示,「基隆是台灣唯一海嘯危險區」,且海嘯發生時,不到1分鐘就會被吞噬。
基隆海嘯
1867年基隆外海地震引發大海嘯
根據史料記載,1867年12月18日,基隆嶼附近發生有感地震,估計規模達到7.0,淡水貿易報告(Tamsui Trade Report,1881),韓威禮(William Hancock)的記載,雞籠、淡水海關署理稅務司雇員葛顯禮(Henry Kopsch)稱:地震當天基隆有感地震約15次之多,在第一次有感地震之後15秒,基隆成為一片廢墟。
地震發生後隨即引發海嘯,基隆港港內的海水急速往外海退去,甚至露出正片乾枯的海床;接著巨大海嘯瞬間反撲,高度達8公尺,以驚人的速度猛衝市區街道,摧毀市區剩餘的房屋,而新北市金山區一帶沿海同樣遭受影響。
反應時間不到一分鐘
氣象署(過去稱氣象局)曾在2004年南亞海嘯後示警,台灣東部地震多,不過就算發生海嘯,東部海岸屬於峭壁,受損機會低,整個西岸就屬「基隆」得特別注意。只要地震規模超過7.0,震央在碧沙漁港外的東海到基隆相對位置70公里,按照海嘯噴射時速500公里計算,地震後50.8秒,就可能發生海嘯,意味著不到1分鐘的時間,基隆就會被海嘯整個吞噬。
提高警覺免驚慌
隨著科技進步,政府也能針對地震及時發布海嘯警報,但準確率並非100%,且也有許多難以掌握的突發狀況,因此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應具備危機意識,做好應對準備工作,除了關注地震後的海嘯預報,也應備有緊急應變物資,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災害。
延伸閱讀
地牛翻身!基隆市區信四、義一路口「危老建築」磚塊掉落嚴重,市府:今起拆除
「地震緊急避難包」有備無患,消防署列清單點名「這5樣物品」必備!
「基隆災害損失稅捐減免」強震造成災損免煩惱!基隆市稅務局協助民眾申辦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