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即將於今年5月開徵,全台各地豪宅認定標準出爐。配套全國單一自住稅率將降至1%,但排除豪宅。全台22縣市已陸續公布單一自住「豪宅線」,其中台北、新北、高雄、宜蘭、澎湖五縣市豪宅基準訂在房屋現值200萬元以上,台北市更以284.2萬元高居全台之冠。
全台豪宅門檻大公開:區域差異顯著
基隆豪宅門檻 120 萬,本島最低
在此波各縣市公告中,基隆市以120萬200元的豪宅認定標準,成為台灣本島最低門檻,僅高於離島的金門縣77萬6,900元及連江縣103萬8,800元。相較於鄰近的台北市284.2萬元、新北市235萬元,基隆市的認定標準差距超過一倍。

各縣市豪宅線一覽
觀察全台各縣市的豪宅線標準,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北台灣地區普遍採取較高標準,台北市以284.2萬元居冠,其次是新北市的235萬元,第三則是宜蘭縣的249.6萬元。相比之下,中南部縣市的標準相對較低,台中市為148.1萬元、台南市為152.6萬元,反映各地區房市行情與地方發展程度的落差。

針對單一自住豪宅定義,財政部去年曾公告相關基準供各縣市參考,並建議將自住應稅房屋現值由高至低排序,六都、新竹縣市取前1%為豪宅,其餘縣市則取前0.3%房屋為豪宅,低於該房屋現值的最大值作為豪宅線。
囤房稅2.0
囤房稅2.0稅率變動:多屋重稅,自住減稅
此次修法採「多屋重稅、自住減稅」原則,對於非自住住家改採「全國歸戶」,適用稅率自原本1.5%到3.6%調高至2%到4.8%。所有地方政府須按全國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並採全數累進課徵。

若全國僅持有1戶房屋供自住使用,稅率可調降至1%,但房屋現值超過一定金額的豪宅則不適用,僅能以自住稅率1.2%課徵。

從數據來看,基隆與其他縣市的豪宅線落差顯著。若與其他非六都縣市相比,基隆120萬的門檻仍低於屏東縣的134.5萬元、嘉義縣的135.4萬元、台東縣的141.3萬元等地區。這樣的標準設定,凸顯了北台灣區域內,基隆市與台北市、新北市之間懸殊的房市價值落差。
自住族別錯過 1% 稅率!3 月 24 日前戶籍登記
財政部提醒,新制就自住住家用房屋增訂「辦竣戶籍登記」要件,符合自住房屋者須於3月24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才能適用自住房屋1%稅率。預估全台約有312萬戶可適用單一自住1%稅率,排除2.6萬戶豪宅,顯示有高達九成九的單一自住房屋都能適用最低稅率。
民眾若想適用優惠稅率,需特別注意申請期限。除了確認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確實僅持有一戶房屋供自住使用外,也須留意戶籍登記的時程要求,以免錯過優惠時間。
囤房稅2.0常見問題FAQs
各縣市的豪宅認定標準都一樣嗎?
各縣市的豪宅認定標準不一,詳細資訊可參考各地方政府公告。
如何才能適用自住房屋 1% 的優惠稅率?
除了確認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僅持有一戶房屋供自住使用外,也須於 3 月 24 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
如何判斷我的房屋是否為豪宅?
各縣市已陸續公布單一自住「豪宅線」,房屋現值超過該門檻即被認定為豪宅。您可以查詢所在縣市的公告,或參考財政部建議的基準。
延伸閱讀
租屋族看過來!2025年租屋補助最高可領8000元,申請條件大公開
租屋族注意!2025租屋報稅大解析:有殼族5種情況下,租屋也能抵稅